甘宁领兵强攻数日,就如张卫先前所料,此寨前番兵微将寡之时都能守的甘宁焦躁无比,如今添上这六千精锐,自然更加难破。
双方连日交战,除了折损一些兵卒之外,大营岿然不动。
甚至张卫也并不常在营墙上指挥,只是偶尔出来丢一句诛心之论便可使得甘宁暴跳如雷。
默默清点了下蜀军与自家的死伤将士后,心中盘算一番后,张卫转头对着身后诸将笑道。
“甘宁此番当真是气昏头了,若是按照如此的伤亡比例再战几日,只怕是都不须我等攻打,他自家士兵都要跑尽了。”
众人哄堂大笑,一个小将立马凑上前来,开口说道:“将军所言有理,这甘宁不过是一介水贼出身,仗着有些勇武便敢与将军对垒,当真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另一人不甘示弱,当即也是急急接口道:“没错!前番其侥幸赢了两阵,便竟敢目中无人,殊不知领兵打仗,谋略为重!将军将其玩弄于鼓掌之间,其连察觉都不曾,可见名不副实!”
有此二人领头,一时间,帐内便尽是阿谀奉承之词。
张卫处于其中,不光,也是志得意满,连日来因箭伤带来的些许郁气也一扫而空,仿佛汉中安危已尽在掌握。
他十分受用,不由得哈哈大笑,双手对着众人虚按了按,嘴上谦虚道。
“诶,诸位过誉了。”
“报!————”众人正谈笑间,忽有一步卒快步入帐,那人入帐之后,当即便是急促说道。“将军,寨外蜀军有异动!甘宁所部正在撤退。”
“哦?”张卫脸上露出一丝讶异,“那匹夫竟肯撤兵?”
那小卒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蜀军退时颇为慌乱,不似正常撤退。”
张卫听后,随即便遣出数队斥候,前去探查甘宁所部动向。
约莫两个时辰,那斥候便是回返,满面喜色,开口说道。
“将军!大喜啊!蜀军撤退匆忙,队伍脱节,我等趁机抓住了几个落单的蜀兵,审问得知,甘宁此番撤兵,实是因为后路被袭,才不得不撤!”
“后路被袭?此话当真?”张卫听得此言,腾的一声站起,快步上前抓住那斥候双臂,连连问道。
“不敢欺瞒将军。我等起初亦是不敢轻信,遂是连抓了四个蜀兵审问,所得消息一般无二,皆是后路被袭,此事在蜀营中已经传开了。据说是夜里有人将蜀军后路已断的书信悄悄射进营中,士卒瞧见本不相信,不料今日甘宁竟是真的号令全军速速撤退,方才知晓是真的。”
张卫听后,扬了扬手叫那斥候退下,心中却是嘀咕。
‘会是谁呢?我汉中部曲早已尽丧,荆州刘表亦是早已将那蔡瑁召回,还有谁能断掉甘宁后路?’
此时一旁的将校见到张卫表情凝重,当即便是凑上前来,张口说道。
“将军,甘宁撤兵不是好事吗,为何如此愁眉苦脸。”
“若是其当真撤兵我自是高兴,但如今巴郡尽为那刘璋所据,甘宁后路竟能被断,莫非此军是飞过去的不成?”
想到此处,他终究还是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传令全军,谨守大寨,无我命令不得出寨!违令者,斩!”
“诺!”
虽是下过此令,但张卫却又怕这生擒甘宁的大好时机悄悄溜走,是以在心中反复思索。
最终,张卫终究还是没能克服此等诱惑,当即便是着人另选了几队斥候前去专门打探甘宁后方情况。
斥候去后不久,帐外再次来报,言说寨门外有一人前来,其自称是巴郡夷王朴胡麾下,有要事与将军商量。
“朴胡?”张卫一愣,他曾经确实听张鲁提起过此人,当初为了拉拢他和杜濩等人以求自立,从汉中运来的金银粮秣足可堆成一座小山。
是以往日里的张卫也并不怎么待见这个朴胡,但既是到了如今这个情况,所谓的待见不待见自然也都不重要了,张卫当即便是一挥手,叫人接引朴胡使者入内。
不多时,一个身穿着賨人服饰的汉子便被引了进来。
那人刚刚入帐,迎面看到张卫,竟是直接拜倒在地。
张卫扶起,开口问道:“不必如此,巴王今日遣你来此,可有要事?”
那人听得,从怀中抽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递给张卫:“此乃我家大王亲笔所写,还请将军过目。”
张卫当即接过,迅速展开。
信中,朴胡痛骂刘璋不仁,言说前番自己已是诚心归附。但那刘璋却以前日与张鲁交往过密为由。不光克扣本该发给其族的金银粮秣不说,暗地里还支持那杜约,欲要教其吞并自己所部,早已忍无可忍!
只是因为蜀军势大,方才不敢轻动。前日里听闻张卫将军大败甘宁之时,心中振奋不已,决意与将军并力一战,为自己求条生路。故此,特趁那甘宁与张卫将军交战之时,一举断掉甘宁后路,然自己兵微将寡,还请张卫将军速速前来,前后夹击共破甘宁!
张卫读罢,见朴胡书信与斥候所见无比吻合,心中登时便是信了五六分,但却并未立即答应。
而是将书信合了起来,脸上带笑,对着那使者说道。
“巴王此心,张卫感佩。只是如今天色已晚,使者一路辛苦,不如且先去好生歇息一番,容我稍作安排再为。”
那使者见张卫并未立刻答应,也不敢多言,只得对着张卫一拱手,随后便由张卫亲兵领着,退出了张卫的中军大帐。
论起此事,张卫其实已然动心。
无他,只因自家老母尚在刘璋手中。而甘宁乃是刘璋爱将,若是能够擒得他来,定然能用其换得一众家眷归来汉中。
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如若错过岂不可惜?
只是东行之时,阎圃叮嘱音犹在耳,张卫也知晓此事之重,是以打起了十二分的谨慎小心。
之所以不曾直接答应,便是欲要等先前所派斥候归来,将此信内容与斥候所探得的消息相互印证一番,保证此事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