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蜀地紧锣密鼓的筹备之时,作为主战场的汉中,此时也更为热闹。
米仓道连日交战自不必说。
金牛道上,虽是张卫径直返回白马塞,将走马岭拱手相让。
但张任兵少,又恐怕杨奉沿沮水南下断自己归路,是以不敢前出,只是坚守此营等候刘璋前来。
另一边,杨奉本就打定了主意要与刘璋相持。自然也不前出,就连徐晃请命要趁着刘璋尚未前来攻打张任都不同意。
一时之间,三方竟然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平衡。
此时的张任在营中整日眉头紧锁,脸上始终挂着一抹愁容。
“文仪先生,我本是欲要在此坚守拖住张卫,以此为甘校尉拖延时间。”
说着,一向稳重的张任竟是在营中踱起步来。
“可如今这杨奉一来,将我军遏制在此地不能寸进,如若那张卫领兵东进去战甘校尉,我等该如何是好。”
郑度此时也是轻叹口气,抚须说道。
“依眼下局势,在此坚守待援已是我军最好的选择了,我纵是有计,依我军兵力,也不可冒险。若是此地教那杨奉占去,其便可在此堵住我军,另择一人攻打汉中,风险实在太大。”
张任闻听,也是跟着点了点头。
他乃是沙场宿将,何尝不知此番道理。只是自己被禁锢此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卫引军东去,心头不甘,急于思变罢了。
另一边,张卫站在白马塞的城头,听闻自己撤军之后,一连数日,两方竟然都没有趁机进驻走马岭。不由得心中满是疑惑,他让出走马岭,本来便是想要引得杨奉张任二人相争,如今他二人皆是按兵不动,却是大大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先生。”张卫百思不得其解,随即便是将心中疑问对着被张鲁派来充当军师的阎圃问道。
“张任坚守无可厚非,可这杨奉兵力远超张任,远道而来,竟然也是固守不出。卫才疏学浅,实在看不清现下局势,还望先生为我解惑。”
阎圃脸上难得的露出一抹笑意,便将比起张鲁,李郭更不愿看到刘璋占据汉中等与张松大体相同的推论对着张卫讲了一遍。
“听先生一言,卫实如拨云见日一般!”张卫抚掌大笑,随后思索一番,又对着阎圃问道。
“先生既然说,杨奉此举意欲与蜀军久持,二人都不会领兵来攻。那我等何不趁此时大举东进去退甘宁呢?”
“若是能在米仓道先打退甘宁,我汉中危机自解。”
阎圃看着面前兴奋无比的张卫,略作沉吟,在心中默默分析利弊。
向东先退甘宁,确实是能够打破目前僵局的一步妙手。
他们原本的计划便是想迅速击溃张任以后折返回来击退甘宁,此番虽然不曾击溃张任,但有杨奉牵制,张任难有寸进,岂不是东去的最佳时机么?
念及至此,他当即便是缓缓的点了点头。
“卫公子此计大妙,但白马塞毕竟是眼下汉中西侧最后的门户所在,纵是其互相牵制,然其军终归不曾退去,断不可等闲视之。”
他对着张卫伸出三根手指,继续说道。
“公子若是欲要分兵东去,须得与我约法三章才行。”
张卫听后,连连点头说道:“先生尽管讲来,休说三章,纵是三十章卫也依得。”
“其一,就如前番所言,白马塞乃是我汉中最后的门户,不可有丝毫侥幸!公子东行,须得留下两千精兵在此,由圃亲自统帅在此守备,以防杨奉张任。”
“这是自然!”张卫连连点头,说道,“卫深知白马塞于我汉中之重,纵使先生不言,卫也会请先生领一支军在此,以防不测。”
阎圃并未接话,只是自顾自的继续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二,还请公子谨记。此番东去,重点在于击退甘宁,解我汉中危局,而并非是为了追求斩获。其退兵之后,公子切不可贪功去追,以免中了蜀军奸计。”
听得此言,张卫却是一阵犹豫。
阎圃见得,复又开言说道:“击退甘宁,已是大功一件。汉中与巴蜀实力毕竟相去甚远,纵是需要彻底击败刘璋,也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不可着急啊。”
张卫虽是有些不情愿,但觉得阎圃所言确实有理,便是也是点了点头,应下这条。
“至于这第三条便简单了。”阎圃继续说道。
“待公子走后,圃便会在此处筑起数座烽火台来。一但有变,圃便会立即点起烽火,公子见得,须得立刻回返!”
“三条应下,圃便应公子东去之事。”
张卫上前一步,伸出手来,神色严肃。
“先生所言,卫句句铭记在心!今日在此,愿与先生击掌盟誓!断不负今日之约!”
阎圃当即上前,二人手掌狠狠拍在一起,标志着誓约已立。
二人盟誓已毕,张卫便也不再耽搁,立刻点起两千精锐留下与阎圃守塞。
自己则是带着其余将士东行。
临上马时,张卫转身对着阎圃及留守将士一拱手,开口说道:“先生,白马塞便交与你了!待卫破了甘宁,再与先生把酒庆功!”
说罢,马鞭一扬,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开出白马塞,一路向东,朝着米仓道口的方向疾驰而去。
阎圃站在塞上,望着张卫大军远去的烟尘,心头却是愈加不安。
当下便是立即传令下去,教麾下士卒民夫一齐上阵,加紧修筑烽火台。
同时加派斥候,严密监视西面张任与杨奉的动向,以免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