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经济降神”引发的金融涟漪虽被紧急控制,但其展现出的破坏力和莲社的疯狂野心,让所有知情人背脊发凉。追捕“玖”号妙音仙的行动全面升级,城市在看不见的层面绷紧了神经。

然而,就在这风口浪尖,一起新的、风格迥异的命案,如同在紧绷的琴弦上又加了一根稻草,悄然发生。

死者是一位颇有名气的青年物理学家,泰勒·吴博士。他并非死于金融街的玻璃幕墙之后,而是死在郊外一座他自己设计建造的、号称“绝对纯净”的实验屋内。

这座实验屋是其毕生心血,旨在研究极端环境下的感官剥夺与人类意识的关系。它完全隔音、绝缘、绝光,内部环境参数(温度、湿度、气压、空气成分、声光电磁)均由精密电脑系统控制,堪称一座现代科技的“金字塔”。

吴博士被助手发现时,已死于实验屋内。助手称,按照计划,吴博士应进行为期72小时的孤独密闭实验,但第48小时时,生命监测系统报警,显示其生命体征急剧恶化。

现场勘验报告(科技与诡异的结合):

·环境数据:中央电脑日志显示,实验期间所有环境参数始终维持在预设的安全范围内,无任何超限报警记录。

·尸体表征:

·极度脱水与衰竭:尸体重量异常减轻,皮肤干燥褶皱,符合严重脱水症状,但屋内的饮水储备充足。

·极度恐惧:面部肌肉扭曲,瞳孔极度放大,指甲因疯狂抓挠金属墙壁而翻裂剥落,显示出死前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恐惧和挣扎。

·无外伤:体表无任何致命外伤或他人攻击痕迹。

·矛盾点:尸检显示其肾上腺激素水平爆表,远超常人极限,仿佛一直在应对持续不断的极端应激状态,但环境数据却显示“一切正常”。

·心理暗示:实验屋内壁光洁无缝,唯一的“装饰”是吴博士自己贴在操作面板上方的一张字条,写着:“理性之光,驱散一切迷雾。”此刻看来,却充满了讽刺意味。

一座绝对受控的科学堡垒,却成了逼疯并杀死其建造者的炼狱。是实验失败?是精神压力?还是…

李震和云霄踏入实验屋的瞬间,即使系统已停止运行,仍感到一种极其不适的压抑感和被窥视感。这里太“干净”了,干净得不似人间,仿佛所有的“生”气都被抽走了。

慕雪则敏锐地感觉到,在这极致的“静”和“空”之下,涌动着一股冰冷的、带着陈旧怨毒的能量残留,与她之前接触过的百年老宅的煞气类似。

调查吴博士的背景和社会关系,发现他性格孤傲,醉心研究,并无明显仇家。但这座实验屋的选址,却引起了云霄的注意。他调阅地方志和老地图,发现此地百年前曾是一处大户人家的宅院,而那户人家的男主人,据记载正是因“癫狂之症”在书房内自闭而亡,死状描述与吴博士惊人相似——极度脱水、恐惧、自残!

“凶宅原址…”李震沉吟道,“是巧合?还是…”

技术科对实验屋的中央控制系统进行了芯片级的解剖式检查。终于在底层固件的一个非活跃扇区,发现了一段被巧妙隐藏、设置了延迟启动条件的恶意代码!

这段代码的作用并非破坏系统,而是进行了一系列极其精密的、近乎艺术的微调:

·将氧气浓度恒定在19.5%(略低于舒适值,不致明显缺氧但会引发潜意识焦虑)。

·将二氧化碳浓度缓慢提升并维持在0.1%(略高于常见室内标准,达到感知阈值边缘,会导致轻微呼吸不适和心率增加)。

·持续注入微量无色无味的致幻性气溶胶(来源不明,推测通过维护通道添加)。

·将湿度恒定在85%(一种令人皮肤感到持续粘腻不适却不易察觉具体原因的湿度)。

·生成一种频率为18.5Hz的次声波(接近人体内脏共振频率,能引发潜意识焦虑、恶心、恐惧感),并将其混合在通风系统的背景噪音中。

·关闭所有计时显示和外部通讯反馈(强化孤独感和时间感知错乱)。

每一个调整单独来看,都微不足道,甚至难以察觉。但当它们在绝对寂静、绝对黑暗、绝对孤独的环境中叠加、持续作用时,便形成了一场针对人类心理和生理极限的完美风暴!

吴博士的理性告诉自己环境参数“正常”,但他的身体和潜意识却不断接收着这些微弱的负面信号,并在感官剥夺中被无限放大!他如同被逐渐加温煮熟的青蛙,最终在自己的科学圣殿里,被一步步逼疯,重现了百年前此地主人的悲剧!

“这是…用科学手段精确复刻灵异现象!”慕雪感到一阵寒意,“凶手是个极其了解人类生理、心理学,并且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天才!”

谁能做到?谁能如此了解这座实验屋的系统并提前植入恶意代码?

调查指向了吴博士唯一的研究助手,以及负责系统集成的科技公司。但助手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科技公司的工程师也似乎没有动机。

就在案情陷入僵局时,李震在实验屋的通风过滤系统夹层中,发现了一小片被撕裂的、极其柔软的灰色纳米纤维布料,这种布料通常用于高级防尘服。同时,在外部维护通道的接口上,提取到半枚模糊的指纹,经比对,不属于任何已知相关人员。

技术科对恶意代码的编写风格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简洁、高效、优雅,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强迫症,与之前“玖”号那种狂放诡异的风格截然不同。

莲社之中,还有其他人!一个更冷静、更理性、更善于利用科技和环境的杀手!

“‘捌’号…”李震看着那份恶意代码分析报告,缓缓吐出一个代号,“…‘筑师’?或者说…‘环境工程师’?”

这位“捌”号,似乎擅长于构建致命的“环境”,利用物理和心理学原理杀人于无形,并制造出“自然”或“灵异”的假象。

他选择吴博士和这个地点,是为了测试他的“环境炼狱”理论?还是同样在进行某种“献祭”或“实验”?

警方根据纳米纤维和指纹线索,在全市范围内筛查能接触到这种材料和具备相关技术能力的人员。范围极大,如同大海捞针。

而云霄则更关注那百年凶宅的煞气为何能与这高科技的谋杀手段产生“共振”。他再次查阅地方志,并走访了当地最年长的老人。

一位百岁老人模糊地回忆起,曾听祖辈说过,那户疯癫而死的大户人家,祖上似乎得罪过一位云游的“风水先生”,先生临死前诅咒他家“代代皆困于自筑之笼,永世不得解脱”…

诅咒…自筑之笼…实验屋…

历史的回响,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被精准地重现了。

这仅仅是“捌”号的一次个人兴趣测试?还是莲社整体计划中,关于“环境与能量场操控”的又一环?

他们是否也在其他地方,构建着类似甚至更庞大的“环境炼狱”?

李震看着窗外这座现代化的都市,每一栋建筑,每一条管道,每一个网络节点,似乎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杀机。

莲社的“科学”与“玄学”结合之路,愈发显得深不可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