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山站在小屋门前,目送堂姐万小研的剑光消失在天际,直至化为一个小点,最终彻底融入蔚蓝的天幕之中。他轻轻呼出一口气,转身回到略显清冷的小屋内,合上门扉,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
他没有立刻开始修炼,只是静静地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半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这半年,他心无旁骛,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备战之中。
几件新得的顶级法器——焚天印、万钧钟、无影针,已被他祭炼得如臂使指,心意相通。神念微动,法器便能瞬间响应,发挥出最大的威能。然而,那五灵环,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吃力。
那小小的圆环看似朴实无华,却如同一个无底洞,疯狂吞噬着他的法力和神识。他倾尽全力,也仅仅勉强完成了初步祭炼,他预估,以他如今炼气大圆满的修为,竭泽而渔,或许能催动此环发出一击。但那一击之后,他必然法力枯竭、神识耗尽,沦为待宰羔羊。
“非筑基不可驾驭。”万小山无奈地得出结论,小心翼翼地将五灵环收回鸿蒙镜空间,眼中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筑基后的期待。
除了闭关祭炼,他每月必去一次坊市聚宝楼的拍卖会。那里因血色禁地而变得异常火爆,珍品频出。他耗费了不少灵石,成功拍下了一张绘有金色小剑图案的符宝,其威力更在风啸轮符宝之上;还购得了一枚一击之下雷光爆闪、足以重创筑基修士的天雷子,以及一支专门污秽法器灵光、阴损异常的噬灵箭。每一次竞价成功,都让他心中的底气更足一分。
拍卖会间隙,他流连于坊市的地摊之间,凭借着敏锐的目光和远超常人的认知,竟淘换到了不少珍稀灵药的种子。回到住处,他便借助星辰液的催熟之力,将这些种子化为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小药圃。
半年下来,他不仅炼制了大量快速恢复灵力和治疗伤势的常用丹药,将储物袋塞得满满当当,更是将炼制筑基丹所需的全部辅药都催熟备齐,只待禁地之行取得那几味无可替代的主药。
最大的意外之喜,是他偶然凑齐了一种名为“增元丹”的丹方所需灵药。此丹乃是筑基期修士提升修为的灵药,价值极高。能提前备齐此丹材料,无疑为他未来的筑基之路铺平了一段坦途。
这半年里,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他前往宗门执事堂,郑重报上姓名要求参加血色禁地试炼时,负责登记的那位执事先是愣了一下,反复确认了他的修为和名字,脸上的表情从疑惑转为毫不掩饰的惊诧,甚至引来了周围不少弟子的围观。
一道道混杂着怜悯、嘲讽、难以置信的目光几乎要将他淹没。人群中,只有极少数几人,似乎知晓些什么,或是对他的选择有所猜测,投来了带着善意的、鼓励性的点头示意。
面对这一切,万小山只是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云淡风轻的微笑,并未做出任何解释。他心中澄澈如镜:今日所有的质疑与嘲讽,待他筑基后,都将自动转变为“万师叔当年深藏不露、忍辱负重、终得一飞冲天”的励志故事,成为后来弟子津津乐道的谈资。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宗门广场上已是人影攒动。参加此次禁地之行的三十余名弟子齐聚于此,男女老少皆有,无一例外都背负着长剑。万小山也入乡随俗,将那柄入门时领取的、看似平平无奇的黑色铁剑负在身后,与万小研站在一起。
他不经意地打量着周围的同门。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人。其一是一名看起来年仅十七八岁的少年,面容冷峻,身背一柄宽阔的黑色巨剑,那剑身隐有幽光流动,灵力波动惊人,赫然是一件顶级法器中的精品。少年修为已达炼气十三层大圆满,眼神锐利,带着一股天生的桀骜不驯,时常眺望远方,仿佛周遭一切皆与他无关。
另一人则是一位眼眸灵动、顾盼生辉的美丽少女。万小山记得她,是修仙世家段家的子弟,数年前曾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她才炼气七层的修为。如今再见,竟已赫然是炼气十二层的高手!这般恐怖的进阶速度,让万小山心中巨震,若非服用了筑基丹,那此女的灵根资质恐怕堪称逆天。
“肃静!”
一道清冷如万年寒冰的声音骤然响起,压下所有嘈杂。不知何时,一位身着青袍、面容看起来只有三十余岁的道人已悄然立于众人前方。他眼神锐利如剑,目光扫过之处,无人敢与之对视,身后背负着一只古朴的紫檀木剑匣。正是巨剑门金丹老祖——陆清寒。
没有多余的训话,陆老祖袖袍一拂,一柄金光璀璨、巨大无比的飞剑凭空出现,悬浮于低空,剑身符文流转,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压。
“出发。”
言简意赅。众人纷纷依言跃上巨剑。万小山只觉脚下微微一沉,旋即巨剑化作一道撕裂长空的金色惊鸿,载着众人向着遥远的天边疾驰而去。
巨剑飞行了足足两天两夜,穿越了无尽的山川河流。期间,众人或盘坐调息,或默默擦拭法器,气氛凝重得几乎化不开。万小山也与万小研偶尔传音交流,最后确认一遍行动计划。
第三日清晨,巨剑缓缓降下,落在一处荒凉的无名山坡上。此时,山坡四周已聚集了不少人,服色各异,气息强弱不等,显然是其他六大派的弟子。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掩月宗的队伍,一众女修个个貌美如花,衣袂飘飘,眼波流转间媚意天生,不时向其他宗门的男修抛去挑逗的眼神,引得一些心志不坚者面红耳赤,心神荡漾。万小山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才强行收敛心神,暗忖这掩月宗的媚术果然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