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走进御书房,朱元璋怒气冲冲的一屁股坐在龙椅上。

眼中迸发着浓浓杀机。

崔公公给朱元璋上完茶后,就小心退到一个偏僻的角落。

而御书房中的宫女和太监们,更是噤若寒蝉,连喘气都小心翼翼。

有人甚至捂住自己的口鼻,以免发出声音而激怒朱元璋。

在朝堂上,朱元璋虽暴怒,但强自压住心中不住翻腾的怒火。

他自开创大明,就严禁官员们贪腐和不作为。

是因为他幼年时,曾因贪官的迫害,再加上旱灾与瘟疫而导致家破人亡。

所以在大明创立之初,他就下过诏书,明确官员贪腐六十两白银就一律处死,决不宽贷。

而在洪武八年至十年,因发现地方计吏预持空白官印、账册到户部结算钱谷,因此杀了好几百人。

至于流放与杖责者不计其数。

哪想到刚过一年,这些官员又死灰复燃,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胡惟庸!

这一切都是因为胡惟庸的贪腐,才导致下面的官员上行下效、有样学样!

朱元璋恨得咬牙切齿,之所以没有杀了胡惟庸。

并不是因为胡惟庸将受贿的银钱用于赈灾,又将行贿官员的名单呈上来的缘由。

是因为胡惟庸现在还不能杀,他还想从胡惟庸身上找出更加充足的理由。

以此彻底废除丞相之制,避免腐儒们嚼舌根子。

可今日的胡惟庸一系列的做法又让他捉摸不透。

他为何要将贪腐的银钱送去赈灾?

他为何将行贿官员的名单藏在自己的怀里?

他为何不建议将贪腐的官员都杀了?

一系列的为什么,让他想得头痛欲裂,可也没想出个究竟。

烦躁的走到窗边,习习微风拂过面庞,才让他烦躁的心情稍微静了一些。

站在窗边很久,朱元璋才缓缓坐会椅子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审阅着奏折。

也不知过了多久,御书房的门被推开,太子朱标走了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

朱标刚想下跪,便被朱元璋摆手制止。

“标儿!”

见朱标心事重重的模样,朱元璋放下奏折,沉声问道;“你有何事烦心?”

朱标在朱元璋的侧面坐下,叹口气道;“父皇,今日胡相又来了东宫。”

“不知为何,他一见儿臣的面就下跪,还声称自己罪大恶极。”

“儿臣想,他不会又是想跟儿臣来示好的吧?”

“什么时候?”

“不是未时末,就是申时初。”

朱标不确定的回道。

“他具体和你说了什么?”

朱元璋又问道。

朱标将胡惟庸对自己说的话,一字不漏的都和朱元璋讲了。

“那你觉得胡惟庸的话有几分可信度?”

朱标稍作迟疑,才对朱元璋道;“父皇,这就是儿臣此次前来向父皇讨教的原因。”

“不过儿臣觉得,胡相的赈灾之举,确实令人称道。”

“虽说那都是受贿所得的银钱,可试问大明上下,有几人能做到?”

朱元璋沉默不语。

朱标继续道;“然父皇开创大明以来,所杀的贪官也不少。”

“可他们贪腐的银钱不是被他们用于花天酒地上,就是购买土地,或用于购置店铺、宅院上。”

“有哪一个像胡相这般用于赈灾?”

“而这正是儿臣想向父皇讨教的问题。”

朱元璋目露沉思。

是啊,咱为啥就没有想到这方面上呢?

可能是自己在朝堂上太压抑怒火,只想着能找到足够的证据,将丞相之职与胡惟庸一并铲除,因此一时忘记考虑了吧?

思来想去,朱元璋终于缓缓开口,“标儿,父皇一时也无法猜透胡惟庸为何要这么做。”

“可他毕竟是受贿了吧。”

“而且不管朝堂上,亦或是地方官员,有多少官员向他行贿而最终得到了那些官员想要的位置。”

“你想想,那些官员行贿的银钱在哪里能找补回来?”

“不还是那些穷苦的百姓们吗?”

“所以父皇思来想去,可最终还是没有将他关进诏狱的缘故。”

“还有……?”

朱元璋环视御书房一眼,见屋内没有旁人,但还是压低声音。

“胡惟庸不是善类,父皇担心他有什么图谋,故此也是没有杀他的原因。”

朱标狐疑的看着朱元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

胡府。

中厅。

酉戌之交,胡惟庸从书房走了出来。

看着一桌精美的菜肴,他微微一笑,这都是他交代胡海叫厨房做的。

并让胡海叫来了小妾叶翠儿与儿子胡汉山。

看着娇媚可人的小妾,和已经变得听话的胡汉山,胡惟庸的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今日死里逃生,也该庆贺庆贺了。

缓步坐到主位上,胡惟庸看着身旁垂手站立的胡海。

微微一笑,“胡海,你也上桌,陪为兄喝一杯。”

胡海急忙摆摆手,连声道;“老爷,使不得!”

“万万使不得!”

“小人只不过是一名下人,岂有与主人同桌的道理?”

“你不要妄自菲薄!”

胡惟庸瞪着胡海,“谁说你是一名下人?”

他转而看看叶翠儿与胡汉山,见两人都摇摇头。才又看向胡海。

“你是为兄的堂弟,在府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为兄叫你过来坐,你过来便是,为兄最烦婆婆妈妈的!”

见胡惟庸语气诚恳,胡海只得坐下,婢女们赶紧给胡海上了一副碗筷。

端起酒杯,胡海恭恭敬敬的站起来,“老爷,小人敬你一杯!”

“祝老爷你心想事成!”

说完,不等胡惟庸回话,扬起脖子,就干了下去。

胡惟庸自知胡海说这句话的含义,笑着点点头,也一饮而尽。

胡海先给胡惟庸斟满酒,然后再给自己倒上。

又举起酒杯,“第二杯酒,小人祝老爷一帆风顺!”

说完,又干了杯中酒。

他不说前程似锦,只说一帆风顺,话中的含义只有胡惟庸清楚。

胡惟庸含笑点点头,又一饮而尽。

在胡海举第三杯酒时,叶翠儿出言阻止了胡海。

她巧笑嫣然道;“胡海,你先让老爷吃口菜。”

“他已快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可比不得你。”

胡海讪讪放下酒杯,赧然道;“小人一时得意忘形,望……?”

话未说完,叶翠儿便浅笑道;“不是妾身不让你喝酒,只是让你不要饮这么快。”

“再说了,你也要吃点东西不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