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望着城墙外的常茂,胡惟庸负手而立,对身后的众将们说道。

“明日常茂若出来叫阵,老夫先行与常茂谈一谈。”

“如……?”

胡惟庸话还未说完,身后的众将就齐声道;“不可!”

陆仲亨上前对胡惟庸一抱拳,朗声道;“胡相,您万万不可有如此想法。”

“常茂是个毛头小子,又骄横跋扈,他岂能听得进您的话?”

“要是您万一有什么差池,末将等可该怎么办呐?”

“是啊。”

众将齐齐赞同。

胡惟庸转身面向众将,笑道;“你们莫要为老夫担心。”

“对于常茂的性格,老夫还是了解一些的。”

“而老夫要好好与他商谈一番,不是想让他临阵倒戈,而是让他与朱元璋等人生出嫌隙。”

见胡惟庸执意要和常茂谈谈,众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只是他们心中十分好奇,胡相有什么办法能让常茂与朱元璋生出嫌隙来?

因为他们几乎是看着常茂长大的。

自常遇春死后,太子朱标又与常茂的姐姐常氏成了亲。

朱元璋与马皇后看在已故的常遇春份上,又看在常氏是自己的大儿媳。

因此对常茂疼爱有加,堪比亲生儿子,特别是马皇后。

胡惟庸看出了他们的疑惑,不由得笑道;“等明日常茂上前叫阵时,你们自知老夫要与常茂商谈的是什么。”

见胡惟庸这么一说,本来想问问胡惟庸的将领们齐齐都闭上了嘴。

陆仲亨又道;“好!”

“既然胡相不说,末将等也不强求。”

“待明日常茂来时,末将等在您身边为您掠阵。”

此时,常茂也发现了城墙上的众人。

由于离得远,看得不是十分清楚。

常茂伸手指着城墙上文官打扮之人,问身后的将领。

“你们看,站在城墙上众贼中间之人是不是胡贼?”

众将定睛一看,齐声道;“那人正是胡贼!”

常茂一听,哈哈大笑。

随即从箭袋中抽出一支利箭,弯弓搭箭,射向胡惟庸。

可惜距离甚远,利箭还没射到护城河,便斜斜的坠到地面上。

“回!”

常茂又是嚣张的一笑,策马朝来时的方向弛去。

因为他自知这支箭射不到胡惟庸,只是想吓吓胡惟庸罢了。

胡惟庸与众将都看到了常茂激射而来的利箭,都知晓常茂与自己等人的距离相去甚远,也不为意,反而引起众将们一阵哄堂大笑。

而胡惟庸静静的看着利箭在离护城河不远处坠落,也只是微微一笑。

这种小孩子才玩的把戏,只有常茂这等心性未稳的年轻人才做的出来吧?

第二天一早,城外就传来隆隆的战鼓声。

传令兵在城墙与府衙之间来回穿梭,禀报着城外明军的情况。

胡惟庸端坐在大堂上,笑着看向众将,“走!”

“跟老夫前去会会常茂!”

厚重的城门被打开,胡惟庸骑在一匹温顺的战马上,身旁是陆仲亨与费聚,其余的将领则跟在他们三人的身后。

走过吊桥,来到与明军距离有两百步的地方,胡惟庸才勒住缰绳。

看着早已在此跃跃欲试、欲来攻打的常茂,不由大笑道。

“常茂,你可认得老夫否?”

“胡老贼!”

常茂看见胡惟庸身边几乎都是自己父亲昔日的兄弟,也不敢上前。

搁平时,他如果遇见了他们,还得称呼一声‘叔叔或伯伯’。

只是现在,他们已经反叛了大明,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但常茂也自知自己如果和这些反贼上阵交锋的话,自己恐不是这些人的对手?

可看着自己身后的众多将领与甲胄整齐的明军,他胆气徒壮,厉声喝道。

“你就是挫骨扬灰,本公爷也认得你!”

“再说了,陛下待你不薄,对你信任有加!”

“将你升至丞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你不思报恩,反而恩将仇报!”

“你这种乱臣贼子,当人人得而诛之!”

闻言,胡惟庸也不生气,而是哈哈大笑。

反观众将,皆面露激愤之色。

陆仲亨驾马上前,刚想呵斥常茂,便见胡惟庸对他摆摆手,他只好又退了回来。

“常茂,你可知老夫为何要反吗?”

不等常茂回话,胡惟庸继续高声说道。

“你虽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你依靠的是你先父常遇春的威望,令那些武将们对你礼让三分!”

“若没有你先父的威望,你能承袭你先父原先的郑国公之位,成为新的郑国公吗?”

“你……!”

常茂咬牙切齿,但常茂知道,若没有其先父的威望,自己可能只是个寻常人,每日还在为生计发愁。

看着常茂愤怒的表情,胡惟庸又是一笑。

“常茂,你还小,又成天领着一帮纨绔子弟在京师耀武扬威!”

“所以你对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甚了解!”

“其实你没看出,朱元璋早有杀咱之心了吗?”

“放屁!”

常茂怒吼,“陛下的称谓是你叫的!”

“本公爷先前也说了,陛下对你信任有加,怎会加害于你!”

“呵呵!”

胡惟庸冷笑两声,又摇摇头,“说你少不更事是老夫抬举了你。”

“其实你是糊涂蛋一个!”

“你可还记得,早在洪武十年,朱元璋就设立了通政使司!”

“他为的是什么?”

说着,胡惟庸深深叹了一口气,“他这是为了削弱老夫的相权呐,孩子!”

“朱元璋为了皇权,其实早就有了废除丞相之位的心思!”

“可大明才刚创立,正是需要文人们效力的时候。”

“而武将们上阵杀敌在行,懂得怎样管理一个泱泱大国吗?”

“所以他害怕文人们的口诛笔伐,又害怕文人们都归隐山林。”

“故在表面上对老夫信任有加,其实是给天下文人们看的。”

说到这里,胡惟庸看了看身后的众将,又将目光看向常茂。

见常茂并未回话,而是呈若有所思状,胡惟庸心中一喜。

看来,常茂这孩子是听进去了。

“常茂,你再想想,老夫位高权重,为何要反叛大明呢?”

“是因为朱元璋对臣子们不放心,所以每个朝臣的府邸都有检校暗中监视,也包括你常府。”

“不可能!”

常茂终于说话了。

“陛下和皇后娘娘对本公爷甚是亲近,怎会在本公爷的府邸安插检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