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臣毛骧拜见陛下!”

毛骧恭恭敬敬的行礼。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向毛骧,迫不及待的问道;“是不是胡府有了异动?”

“回禀陛下!”

毛骧回道;“是!”

“自臣离开御书房,就带着几名检校直奔胡府。”

“在辰时稍过少许,臣发现有两名侍卫打扮之人进了胡府。”

“他们虽穿着侍卫的服饰,但臣发觉一人与胡相的体型与背影很像。”

“而且看门之人在看到其中一人时,竟想对他躬身行礼,被那人暗中制止。”

“所以臣分析,两名侍卫中,必有一人是胡相!”

听着毛骧一边表功,一边讲述,朱元璋微皱眉头。

他一向喜欢说话干练之人,这种人性格直爽,从不拖泥带水。

毛骧以前也不是这样,今天到底是怎么啦?

但毛骧对他的忠心,他还是看得见的。

若以后毛骧还是这样,就考虑换一个说话干练、对自己忠心之人了?

朱元璋耐着性子听完毛骧将今夜所看到之事都讲述完毕后,才问道。

“你确定那名穿着侍卫服侍之人是胡惟庸?”

“回禀陛下!”

毛骧依旧躬身,“臣愿用脑袋担保,那人就是胡相!”

一听毛骧敢用发誓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没有看错人,朱元璋暗自咬牙切齿,又暗自高兴。

但他不露声色,淡淡道;“咱知道了。”

随即朱元璋又倚在椅背上,闭目沉思。

胡惟庸在检校的监视下跟咱玩金蝉脱壳这一套?

他的目的是什么?

是见了什么重要之人吗?

还是……?

沉思良久,他猛地睁开双眼,眼神凌厉的盯着毛骧。

毛骧躬身站得有些累了,正想偷偷换一下姿势。

忽见朱元璋眼神凌厉的向他看过来。

那双通红的双眼,如传说中恶魔的眼睛,甚是吓人。

毛骧吓得赶紧低下了头,腰弯得更低。

“毛骧!”

朱元璋坐直了身子,沉声道;“命你立刻将与胡惟庸关系要好之人统统监视起来!”

“特别是像陆仲亨等将领,更要密切关注!”

“派出检校,乔装打扮成城中的百姓,留意城门进出之人!”

“若查出其中莫些人的亲眷出城,要仔细盘问,或当即拿下,不得懈怠!”

“是!”

毛骧抱拳回道;“臣毛骧遵旨!”

朱元璋对毛骧摆摆手,“你退下吧。”

“臣告退!”

看着毛骧退出御书房,朱元璋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胡惟庸啊胡惟庸!”

“你终于熬不住了吧?”

“待你准备起事之时,你和你的九族也就是殒命之时!”

转眼就到了腊月,街上的行人不顾寒冷,到处都是采办年货的人群。

而中书省也异常忙碌,小吏、书办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因为已近年关,不管是吏部、户部、工部等重要的六部,还是都察院,都要在年前将所有的报表呈交与陛下。

而最忙碌的则是胡惟庸,因为他是丞相,统管着六部。

在所有的报表呈交与陛下之前,都由胡惟庸先审阅一遍。

还有各地来京朝觐的布政使等重要官员都由胡惟庸先行接见。

这一通忙下来,已到了腊月二十日,是官员们的封印之日。

站在窗户边,推开窗户,一股冷风袭来,吹拂着胡惟庸的胡须。

他凝目看着前一段时间还暮色沉沉的官员,现已变得面有得色。

他知道,这帮官员已通过了考核。

可自己呢?

恐开年就要开辟另一条路了?

暗叹一口气,关上窗户,胡惟庸坐回到椅子上,想闭目养神,可心却始终静不下来。

不由想起这段时间朱元璋对自己言听计从、笑脸相待的态度。

胡惟庸又深感朱元璋是笑里藏刀,正磨刀霍霍的试图宰杀自己这头肥羊呢?

可自己这只肥羊,已不是原先那头了。

想宰杀,就能轻易宰杀得了的吗?

时间一晃就到了下值的时候,胡惟庸走出了皇宫,上了马车。

车轮转动,向胡府进发。

胡惟庸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的一条缝隙,看向车外。

现在已是酉正,天已经黑了。

大街小巷都高挂着红灯笼,到处都是迎接新年的欢乐氛围。

明年这里会怎么样?

人们还能这样迎接新年的到来吗?

放下车帘,胡惟庸陷入沉思当中。

直到马车快驶到胡府时,忽然停住。

只见胡海快步跑了过来,隔着车帘,小声道。

“老爷,有不少地方官员前来给老爷拜年,小人实在拦不住啊。”

掀开车帘,胡惟庸探头看去,见有不少官员看见胡惟庸乘坐的马车,齐齐蜂拥而来。

“下官安庆府知府陈再远拜见丞相大人!”

“下官青州府知府贾正道拜见丞相大人!”

“下官……!”

争先恐后的拜见声,让胡惟庸一时也不知哪个是哪里的知府。

在马车中坐了片刻,待拜见声停歇,胡惟庸才有空思索。

既然这么多官员拜见,那就索性就在府中接待一下吧?

保不齐自己在造反时,这些人之中有人投靠自己?

再者,即使他们不投靠自己,想必这些官员也会遭到朱元璋的猜忌?

他缓缓的下了马车,微笑着打着招呼,一边对胡海说道。

“将侧门打开,让这些地方官员进府,好生接待!”

“否则传出去,朝中同僚们还说本相不近人情呢?”

“丞相大人高义!”

一片恭维声又同时响起。

胡海原本想和胡惟庸说些什么,可一想到既然老爷这么说了,他自必有他的打算。

“诸位大人请!”

想到这里,胡海做了个请的手势,脸上也堆满了笑容。

进入前厅,胡惟庸率先坐在自己常坐的椅子上,众官员再次见礼,然后按官职大小,分别落座。

今日的地方官员来了不少,总计有二十多人。

胡海安排了三桌,桌上摆上了几样精美的点心。

胡惟庸微笑着说道;“各位,你们可能也知,本相自今年二月后,在本府就不再接待所有的官员了!“

“但考虑到你们千里迢迢来到京师,又来到本相的府邸。”

“如若本相将你们拒之门外,恐你们回去后,就会说本相的不是。”

众官员齐声道;“下官岂敢!”

“你们不要口是心非了。”

胡惟庸依旧笑着说道;“但你们要记住,你们送来的礼物,都统统带回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