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早膳。
“月儿,你在家好生休息,午饭大宝和三宝给我送来吧。”
“夫君,小心身体!”
“大宝,玉儿,三宝还有四宝在家多听娘的话!”
“知道啦,爹。”
“爹爹……”
安排好家里的事情,李墨田轻松的拿起装满工具的背篓,背着背篓就踏出家门。
出了门没多远就是田地,长工短工们负责藕池和稻田,他一个人负责药田。
一夜之间,又冒出不知多少杂草。
药材珍贵,李墨田耐心的清理着,交给别人他并不放心。
太阳高悬。
干了一早上活,李墨田的脸上丝毫不见疲惫,仿佛有着用不完的精力。
“爹,饭来了。”
李承山提着一桶粥,李承意提着一篮子馒头。
见状,李墨田停下手中的活。
朝着不远处的一位佝偻老人喊道:“李叔,叫他们歇一歇,吃点东西吧。”
“好嘞。”
老人没有名字,他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李老三。
今年五十三岁,他在李家已经干了十年了。
他朝着另一边的长工们喊道:“东家叫吃饭喽!”
“三爷爷,我给您准备了一个大馒头!”
李承山从篮子里拿出最大的那一个,小跑着送到李老三的手中。
李承意也盛了一碗粥端了过去:“三爷爷小心烫。”
李老三满脸慈祥的看着他们,放下手中的锄头,坐在田埂上。
“谢谢两位小少爷!”
“李叔,您叫他们大宝和三宝就行了。”
李墨田接过李承山拿来的馒头,坐在李老三的身旁道。
李老三摇摇头:“可不能乱了套了。”
老人十分固执,李墨田也说过好几次了,只好作罢。
这个老人是李家另外一支的祖叔,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
十年来兢兢业业,只拿自己该拿的,多一分都不要。
老伴走后,只剩下他和两个儿子。
小儿子李青至在李墨田的帮助下,在张大林那里念书。
另一个儿子不争气,嗜赌成性,导致他到现在还没能享福。
“李叔,您年纪大了,您就负责帮我看着他们干活就行了。”
李老三不肯,摇摇头继续道:“东家,我还做的动,拿了工钱我肯定就要做好才是,不然这钱我拿着有愧。”
“那您就多注意休息,身体最重要。”李墨田知道自己拗不过他。
说完便朝着粥桶走去,还是有些饥饿,他准备再喝一碗。
李老三望着不远处的父子三人,眼中带着羡慕。
他身体早已不如从前,也不知到死之前,还能不能抱上孙子。
想到那不孝子,子孙满堂也只剩下幻想,他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
唯有小儿子能给他内心一些安慰。
也不知道能不能等等他长大的那一天。
————
又是几大碗粥下肚,李墨田还是觉得饿得不行。
怎么回事,感觉吃不饱似的。
“大宝,三宝,你们一会收拾完回来,我回趟家。”
“好的,爹,我们会收拾的。”
李墨田点点头,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这一早上下来他并不觉得累,比之往常轻松了不少。
只是这强烈的饥饿感。
莫非是因为温养灵根的缘故?
看来这化凡为仙的养气诀当真玄妙。
回到家中,李墨田就直奔鸡圈走去。
听到鸡叫声,柳月儿来到前院。
看到李墨田拎着鸡,正磨刀霍霍。
“夫君,我帮你烧水。”
“我来吧,你好生休息。”
“嗯,那我去给你盛一碗肉汤。”
说完柳月儿不等李墨田拒绝,便转身进了灶房。
中午炖的肉汤还有不少剩余,她准备拿出来热一热。
妻子还是这般体贴,李墨田目中满是爱意,见她确实没问题后。
他很快就将鸡处理干净。
来到灶房,柳月儿把火烧得很旺了,只见她盛起一碗肉汤。
接过妻子端来的肉汤,顾不上烫了,他一口干下。
“小心烫。”
“呼,不碍事。”
奇怪的是李墨田并不觉得烫,一碗肉汤下肚,饥饿感缓和了不少。
叫来李承玉扶柳月儿回房休息后。
他三下五除二就将鸡砍小,热锅冷油,葱姜辣椒。
放下切好的鸡肉,香气扑鼻。
这只鸡很是肥壮,留了一半给孩子们。
剩下的李墨田就着馒头,没一会就被他消灭干净。
舒服的打了一个饱嗝,总算是没有那股饥饿感了。
浑身有着用不完的力气似的。
李墨田心里微微乍舌,这紫气能诞生灵根的消息要是传出去。
只怕这靠山村,乃至整个青山县都得灰飞烟灭。
不知道这方世界,是否存在那搜魂的手段?
他尚且有祠堂可以护持灵魂,他的家人可没有。
李墨田看向体内的族谱,心里有了一个想法。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打听为他测试灵根的仙人在不在这片地界以外。
就是引导孩子们踏上这修仙之路。
李墨田借助族谱可以清晰的看到,子嗣中的灵根情况。
他的四个孩子,都没有灵根,晚上试一试族谱能不能同样护持他们。
至于他自己,没有那个仙人的消息之前,他的修行可以缓慢进行。
孩子们就不影响了,他们没有测试过灵根。
李墨田刚收拾完,李承山和李承意就一路嬉笑着跑回家。
“爹,你杀鸡啦?”李承意一进门,就闻到了鸡肉的香气,他直直的朝着灶房跑去。
李承山则是放下木桶,关心的问:“爹是方才没吃饱吗?”
“大哥,真的有鸡肉。”
李承意的声音传来,他满脸惊喜跑出来,道:“爹,碗里的是给我们留的?”
李墨田微微颔首,笑着摸了摸他们俩的头,“去吧,给你们也加个餐。”
“好耶!大哥快走~”
李承山本还想和父亲多聊聊,却被李承意拖着就走,只好作罢。
“臭小子,心急。”
李墨田宠溺的看着两兄弟,随后转身走出家门。
————
日落西山。
又是一下午的劳作,李墨田再次有了饥饿感。
他感觉没有中午那么强烈。
看来得提升家中饮食方面的开支才行。
去年丰收,大部分的粮食都已卖掉,去掉赋税和长短工费,种费,还剩下一百七十两。
辣椒和莲藕的毛收比较可观。
还有一部分留下来的粮食还没卖,卖掉这部分加上家中的存银。
估摸着还有个六百多两,这都是这些年日积夜累存下来的。
官府改革前,田赋、杂役、杂税等是分开征收,项目繁多。
甚至需要去亲自服力役,修河、铺路。
现在不用了,无论是田赋还是杂役,均折算成白银缴纳。
不需要再缴实物或者亲自处理。
李墨田准备把总开支提升到一百五十两,温养灵根期间消耗大,吃的也多。
吃的方面一定不能缩减,以免得不偿失。
若是等孩子们一起温养灵根后,光凭借每年田地的收入也勉强能支撑。
不过,须得再想个法子才是。
李墨田眼睛微眯。
二十亩药田,去年冬季种下的三七到成熟还需三年的时间,短时间内不能救急。
可以把家中的酒勾兑一些,卖出去,正好可以降低些浓度。
等到小五出生后,多养一个孩子也不会影响。
现在小五还未出生,也许可以试试引入一道太上紫气进入月儿体内。
想到此处,李墨田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