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晨露未晞。
靠山村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李墨田卷起裤脚,赤脚踩进水田。
泥水漫过脚踝,一如十多年前他第一次踏入水田之时。
他弯腰十分熟练地抓起一把稻穗,和长工们一起收割起来。
另一边的田地里,李承意则是带着李承业和李承风一起在田里收割。
李承玉在家中和母亲准备吃食。
秋收也算是李家的一件大事,都暂缓修行,毕竟这是多年以来的习惯。
到了午时,今天的太阳很好。
打谷场上铺满了金黄色的稻穗,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壮的瘦的。
纷纷拿起连枷,一起一落地打着。
“啪!啪!啪!”
李承山看着眼前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内心很是舒畅。
“大哥,东边那块地已经收完了。”
李承意扛着一捆稻谷走来,额头上挂着些许汗珠,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他身后跟着李承业和几个长工,每人肩上都压着沉甸甸的稻捆。
李承风则是跟在李墨田后面,他力气小,拿的不多。
李家众人纷纷加入了打谷的队伍。
————
日头渐渐升高。
李墨田接过儿子递来的汗巾,擦了擦脖颈:“让大伙儿歇会儿吧,厨房熬了绿豆汤。”
“好嘞!”李承山转身吆喝起来,“都歇歇脚!绿豆汤来了!”
打谷场外,祝静带着几个妇人提着木桶走来。
她身后跟着两个蹦蹦跳跳的小男孩,正是四岁的双胞胎李弘泽和李弘志。
“阿爹!爷爷!”两个小家伙奶声奶气地喊着,迈着小短腿朝李承山跑来。
“慢些跑,别摔着!”祝静柔声提醒,眼中满是慈爱。
李承山蹲下身,一手一个将儿子抱起:“大宝二宝,想不想打谷子?”
“想!”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肉嘟嘟的小脸上满是兴奋。
“大嫂。”
正在打谷的李承风丢下连枷跑来,八岁的男孩晒得黝黑发亮,“大宝二宝也来看我们收稻子啦?”
祝静笑着把陶碗递给他:“慢些喝,别呛着。”
接着她转头对李墨田道:“爹,娘说晌午蒸新米,让您早些回去尝尝鲜。”
李墨田点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打谷场。
老四李承业正带着几个半大孩子整理稻穗,他清朗的声音隐约传来:
“穗头要朝一个方向摆,这样打起来才顺手……”
“业儿倒是会教人。”李承山捧着碗笑道。
“难得见四哥这样,平日里说话老气横秋的。”
李承风撇了撇嘴,四哥对他的管教是最多的。
“哈哈,那家伙就是那个性子。”李承意哈哈一笑。
喝完绿豆汤,李墨田朝着家中走去。
余下的兄弟几人还有不少事要忙,李承山除了要负责李家的收成以外,还要连带着祝家的一起。
祝贺伟满面红光,早已没有了当年那愁眉苦脸的样子。
谁叫他现在不仅有了儿子,还和李家结为了亲家。
“大山,你父亲回去了?”祝贺伟看向走过来的李承山问道。
“回家去了,这是家中的新米,静儿拿来的,您尝尝。”
“放着吧。”
祝贺伟对这个姑爷那是非常的满意,甚至有了把家中事务一并交给他的打算。
李家家大业大,祝贺伟也想开了,人家才望不上祝家这三瓜两枣。
————
李墨田回到家中,柳月儿已经备好饭菜了。
她已经提前吃过了,这会儿正忙着指挥着厨娘们准备长工短工的吃食。
新米就是不一样,香气扑鼻,李墨田连着吃了几大碗。
现在李家条件好了,肉食那是必不可少。
李家众人修炼《太上养气诀》消耗都比较大。
很快,李墨田来到祠堂。
关闭祠堂大门后,他心神沉寂。
看向体内祠堂悬于上方的族谱,李家众人的名字显示在上。
李墨田心神回归后,脸上露出思索。
从族谱上可以看到,只差一丝李承玉便可以达到温养境五层圆满。
到那时灵根显现,李家尚且缺少后续的功法。
最开始的【太上造物】只是获得了灵根的温养篇。
并没有练气篇的内容,想来只有通过十缕【太上紫气】融合的【太上造物】获得。
第十缕紫气迟迟未现,短时间内李家也无法再添新丁。
这次秋收后,李家应该可以再次扩张。
就是不知能不能借此诞生而出。
要么就是当李承玉的达到温养境五层圆满时,其体内灵根正式显现。
灵根作为仙道根基,且李承玉将会是李家第一个诞生灵根之人。
这一突破应当会反哺于族谱,从而催生第十缕【太上紫气】的诞生。
————
秋收的忙碌持续了半月有余,整个靠山村上下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打谷场上的稻谷堆成了小山,李家的粮仓被塞得满满当当。
“父亲,今年共收稻谷两千三百石。”李承山捧着账册走来。
“按往年惯例,留足口粮和种子,还能余下一千五百石。”
李墨田微微颔首。
这个数字比他预想的还要多出两成。
李家的土地本就肥沃,再加上轮作休耕的法子,产量逐年递增。
但是因为边境战事,粮价涨得厉害,官府征粮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先按五成交租。”
“余下五成...告诉佃户们,愿意存粮的可以记在账上,来年按市价折算。”
“若是粮价再涨?”
“无妨。”李墨田笑了笑道,“总要让乡亲们过个肥年。”
这次秋收,李家的收获比往年丰厚了些。
李墨田站在祠堂内。
族谱上的紫气依旧停留在九缕,那最后一缕始终不见踪影。
看样子还是只能等到李承玉温养境圆满后的反哺了。
除了老二,老三李承意的进度也追了上来。
现在也只是比李承玉差了一些。
“父亲。”李承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今日穿了件青色短打,发髻用木簪松松挽着。
“玉儿。”李墨田转身,目光落在女儿的脸上,“感觉如何?”
李承玉目中有些困惑:“昨夜行功时,丹田紫气忽然翻涌如沸,可今晨又归于平静。”
“莫要浮躁。”
“应当是快了,这几日,你便在祠堂内修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