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下旬,饶子瞻一边享受着毛晓浵温柔贴心的照顾,一边查资料补课了解最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
他并非单纯机械地学习,或是走马观花地了解一番,而是立足当下影视行业现状,借助知道未来中国电影发展趋势的优势,为他未来的自身发展勾勒蓝图。
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先从第一个五年规划开始。
饶子瞻在这期间还发现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小说还没有发表。
他想都没想,就准备截胡了。
一个立场有问题的导演,一个毒虫男主演,他就算以后不拍《那些年》也不能让这两个货占了便宜。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偶然的契机,他的电影处女作备选之一就是青春片。
而青春小说改编成青春片在后世很是流行了一段时期,《那些年》、《致青春》、《左耳》……
饶子瞻便顺手搜了下当下的青春小说,看看有没有适合他拍的。
就算不拍,提前把影视改编权拿到手也是个不错的投资。毕竟几年后青春小说影视化热潮兴起,到时相关版权价格必然水涨船高。
说干就干,饶子瞻打开word就先码了两章4000字出来,然后传到了晋江上。
……
“子瞻大大!你今天码字了吗?《那些年》还要写多久啊?后面的剧情是什么啊?陈逸飞和苏韵锦最后能修成正果吗?”
毛晓浵整个人挂在了饶子瞻身上,手臂环着他的脖子,下巴抵在他肩膀上,声音软糯甜美,可嘴里的问题却跟个连珠炮似的。
饶子瞻有点欲哭无泪,在网上读者催更就算了,没想到还有一个线下催更的。
“晓浵,小祖宗,我要是知道,现在就不至于对着屏幕发呆半个小时了。”
他摊了摊手,叹了口气说道:“你每天也都看到了,我都是现编现码的,想到哪写到哪,在码字前根本不知道下一章的剧情。”
“而且码字这事需要灵感的,卡文好痛苦的,你就不要催更了。”他顺手揉了揉毛晓浵的头发,劝道:“乖啊,我写出来肯定第一个让你看。”
毛晓浵有点小失望,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撒娇道:“那你快点啊,我在晋江的小姐妹们都在等更新呢。”
饶子瞻:“……”
饶子瞻写《那些年》这事根本没想过瞒着毛晓浵。
毕竟他每天都在书房对着电脑码字,她早晚都会知道的。
刚开始还是挺好的,毛晓浵成了他的忠实读者,这还让他有些得意,写作的劲头更足了。
不过到现在他有些后悔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毛晓浵在晋江学坏了,直接化身线下催更狂魔。
在毛晓浵的督促下,他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变成了日更模式。
而每次他想“反抗”,摸个鱼,都会被她“镇压”下去。
毕竟,她是真给啊!
饶子瞻也只能乖乖接受“加更奖励”,继续苦哈哈地码字。
如今已经是12月中旬了,《那些年》也已经发书一个月了。
在06年这种青春文学还是很吃香的,所以《那些年》在晋江上的反响还不错,毛晓浵的“叛变”就是因为有不少读者的怂恿。
预计等他完结了就应该会有出版社来找他谈出版的事了,赚点小钱不成问题。
12月18号这天,饶子瞻收到了一笔巨款,有70万。
这是饶父饶母的车祸赔偿金,由于事实清晰,走的也是保险理赔,所以这钱两个多月就下来了,算是很快了。
有了这70万,饶子瞻手里就有100多万的现金了。
另外的30多万不是别的,是饶父饶母给饶子瞻留下的遗产。
饶子瞻的家庭条件不算差,毕竟他在这个年代读北电摄影系,家里肯定有两把刷子才行。
饶父饶母生前都是国企中层管理,每年也有十几万的进项,这些年下来,差不多攒了有近200万的身家。
饶父饶母去世后,因为有爷爷奶奶和大伯二伯等亲人的帮衬,再加上饶子瞻也成年了,并没有什么吃绝户的事情发生。
近200万的遗产全部由饶子瞻继承,其中最值钱的是两套市区的房子,此外还包括各类理财产品、保险保单以及一些贵重首饰。
而现金部分,就是那30多万元的银行存款。
70万 30万,一共100万,这笔钱他要是放在银行老老实实地吃利息,那简直是对他重生者身份的侮辱。
饶子瞻回想了一下前世的记忆,然后发现2007年是个关键时间节点。
2007年,大A即将迎来史无前例的超级牛市,上证指数将在这年冲上6000点的巅峰。
想到这,饶子瞻已经找到这100万的用法了:扔进A股里。
但饶子瞻虽然知道大势,却连6000点在哪一天都不知道,更别说具体的股票涨跌信息了。
最后,为了安全起见,再加上钱比较少,他也就没有玩什么花活。
饶子瞻只是把100万简单的分成了两份,一份50万,分别买了茅台股票(75的价格)与上证50ETF(1.6的价格)。
到了明年在6000点前一卖,到时这100万简单的翻个倍是很简单的事。
不用操作,不到一年时间,就能有年化100%以上的收益率。
饶子瞻只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投资小天才罢了。
在这2006年的最后一个月,饶子瞻还干了一件人生大事:他注册了个人工作室——子瞻导演工作室。
当崭新的营业执照递到手中时,毛晓浵笑得眉眼弯弯,迫不及待地问道:
“子瞻,你什么时候开始拍电影啊?”
“我不知道,你说呢?”
“明年,就明年。”
饶子瞻点点头,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对,等我从柏林电影节回来我们就拍电影。”
毛晓浵眼睛一亮,拽着饶子瞻的袖子轻轻晃了晃,“好了,现在执照到手了,2006年的最后几天你也该好好的陪陪我了。”
饶子瞻低笑出声,伸手捏了捏她的脸:“行!”
……
元旦一过,时间就好像按下了加速键。
2007年1月5日,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公布了首批主竞赛单元影片的名单。
1月11日,柏林电影节官网宣布开幕影片为法国电影《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该片同时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金熊奖。
1月13日,第57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阵容公布。
1月17日,柏林电影节公布第二批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名单。与之一同发布的还有短片竞赛单元的入围名单。
短片入围名单里有一部《Cargo》,Director一栏的名字是“Zizhan R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