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哥,青露花的种子,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张家田地边上,张家父亲,也就是张沉苏提起一个小布袋,里面是足以种满三亩田的种子。
沈重岳示意其将种子交给自己。拿到种子后,他走进田间,环视一周:“田里很干净,没有上一茬灵植的残留,你们清理得不错。”
“过誉了。”张沉苏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
沈重岳躬身,用手捏碎土块,凑到面前仔细看了看:“这个田的质量也不错,适合种青露花。”
他讲种子播撒进松好土的田地里,一边种一边介绍道:“在下种子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青露花没有青灵草那么皮实好养活,得间隔开一些,防止生长的时候互相争抢。”
演示了一会儿,沈重岳将种子袋还给张沉苏,示意其试试。
张沉苏也是一点就透,刚下去几把种子还歪歪扭扭间隔不一,在被指正后便好了很多。
“种子下去以后,离发芽有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可以休息一下。等到发芽冒尖以后,要尽量早的出门浇水松土捉虫除草,青露花很精贵,一点点的病虫害就会导致长时间的枯萎,这点马虎不得。”
沈重岳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沈砚川亦是时不时补充两句。
一个时辰后,张家父子大概清楚了一些关键的步骤和经验,在接过沈砚川递来的小册子,得到了沈家父子承诺有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来沈家小院求助之后,一行四人开始往回走。
刚走上大路,张沉苏给了个眼神示意张则羽回家。待其走后,他开口道:“沈大哥,父亲让我带你们去选三亩良田,我们现在去看看吧。”
沈砚川眼睛一亮,等的就是这个,
三人兜兜转转,来到河边一块水田。
这块田地位置很好,旁边便是渠水,取水灌溉都很方便,还可以围田灌水做成水田,像之前的玄晶甘蔗就需要充足的浇水。囿于沈家三亩旱田之碍,沈砚川排除了玄晶甘蔗,现在看来,似乎可以一试。
“这块地不错。”沈重岳环视一周,肯定道。
即使不种植玄晶甘蔗,对于一些需水量较大的灵植来说,这块田即使不做成水田,价值依旧很高。
“沈大哥,就确定这块田了吗?”
“不急,先再看看。”
张沉苏点点头,带着三人绕了一圈,来到一块旱田。
这块田在山脚下面,能避开一天中最猛烈的日晒,很合适喜好阴凉的灵植。
沈砚川点点头,这块地很适合玉髓花种植,能满足玉髓花喜阴不喜阳的特点。
“这一块田,土壤肥力很优秀,上一任主人并没有消耗太多肥力,”张沉苏介绍道,“其次渠水离这块田也很近,灌溉用水比较方便。”
沈砚川侧目扫过一眼,不远处渠水正在潺潺流淌。
“嗯,”沈重岳不置可否,“这块地,可以考虑一下,去看看下一块吧。”
三人再次启程,很遗憾的是,接下来看的几块田地,都没有像最开始两块一般带给沈砚川惊喜,其品质和沈家自有的三亩田地相差无几,并没有显著的优势。
拐出小路,三人再次走到大路上来。张沉苏面露难色:“沈大哥,前面的田和我们刚才看的差不多,你看还要去吗?”
沈重岳沉默,这一片旱田质量都差不多,再看下去只能说浪费时间。
“没有更好的田了么?”沈砚川问道。
张沉苏摇头:“空下来的田地基本都是这个品质,最好的便是渠水边上那几块水田。那些更好的田基本都是有主之地。”
“我们思考一下,”沈重岳开口,“回去吧,回院里我们给你答案。”
三人开始往回走。沈家父子故意落在后面,小声地商讨。张沉苏也识趣,没有凑近来偷听。
“那块水田得要,品质太好了。”沈砚川热切道。
沈重岳点点头:“水田一块,山脚那个给你种玉髓花一块,最后一块,我没想好。”
“如果是这两块地的话,”沈砚川思忖,“水田那一块可以种玄晶甘蔗,山脚那一块可以种玉髓花,最后一块种焰花须,怎么样?”
“你要一次性种三种二品高难灵植?”沈重岳瞪大了眼,自己这好大儿还真是激进。
“既然有条件,那我想尝试尝试,”沈砚川点头,“家里三块青露花田应该足够满足基本开销了。”
“六亩地么,”沈重岳迟疑道,“恐怕有点吃力。”
“越快越好,”沈砚川坚持道,“时间不多的不止张则羽,我们也是。”
沈重岳同意,不再商讨。二人脚步加快,在张家大院门口追上张沉苏。
“你们想好要哪几块地了么?”
就在沈砚川准备开口之时,张家大院突然被人推开来,王喜一脸诧异地从里面走出来,他听到了张沉苏的问话。
“你们要田?”王喜挑眉,“早说啊,我正好要随我哥走了,家里那几块田无用,给你们吧。”
沈砚川一怔,王家有一块田确实质量很好,在沈家三亩田之上,可以和张家的田地相提并论。而那块田就是王喜的炼气士哥哥给王喜争取过来的,作为抵消,王家另外两块田质量参差不齐。
张沉苏顿时脸色复杂起来。
王家要在渠水村销户这件事张沉苏是知道的,虽然名义上王家的三块地也属于空地,但王家不是被撵走的十九户,而是自愿离开的。因此张沉苏耍了个小心眼,没给沈家父子看那块地,准备留给自己家种。
他迟疑片刻,朝着院门内不确定地喊道:“父亲……”
“王家既然自愿赠与,那便依他吧。”张村长苍老的声音从院中响起。
张沉苏无可奈何,只能对沈重岳道:“那剩下的两块地你们决定选择哪里?”
“第一块水田,和第二块山脚下的阴田。”
张沉苏点点头,钻进院中。不过片刻后便钻了出来,手中拿着三张锦绸,精美无比。
“这是地契,可得保管好了。”张沉苏叮嘱道。
沈砚川接过地契,心中一片火热。
沈家田地,再添三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