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芯片设计是基于各种复杂的指令集所设计的,可以简单理解为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翻译官。

PC端领域,x86指令集架构可以说是一家独大,主要有英特尔、AMD、微软等知名公司在推进,其中英特尔、AMD等巨头是芯片设计公司,而微软是根据芯片设计时采用的指令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操作系统。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x86架构并不先进,相比移动端所用的ARM架构反而是落后的、复杂的、难以维护的。

那么我们书友就问了,为啥落后,英特尔、AMD还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难道就不能更改?可以改,但很难,涉及的面很广。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从1978年以后,搞X86架构和Windows操作系统这批人,一直在变。

这就像一个文章由一个团队来写,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理念加入进去。

所以导致现在x86架构越来越臃肿,但是微软也是没办法,因为目前随着生态的扩大,已经形成船大难掉头的局面。

想从新开始做系统,需要整个产业链围绕着微软进行变动,涉及的不仅是微软、英特尔、AMD这几家公司,可以说全行业的技术规范都要进行变动。

移动端领域一直以来都是ARM一家独大,ARM架构的指令集相比x86架构的复杂指令,比较简单,但带来的优势也更加明显。

ARM有没有竞争者?

有的,开源指令集RISC-V,V代表第五版本。

在华为没有被封杀之前,RISC-V(开源指令集)一直是一个松散的组织。

华为被封杀后,华为把一部分资源方向投向这个社区或者说组织。

说到RISC-V开源指令集,就不得不说华为的操作系统。

其实在华为还没有被ARM停止授权之前,作者我本人,其实就在想ARM会不会停止向华为授权,果然没过一段时间确实停止了向华为进行授权。

虽然那个时候ARM已经被日本软银所收购,但ARM底层所用到的技术涉及美国的专利壁垒,所以最终难逃被封杀的局面。

所以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华为开发的鸿蒙OS要能兼容安卓一系列底层架构以及ARM、RISC-V指令集的原因。

(其中的难度要比单独开发出来一个新安卓难得多)

简的理解ARM指令简单、功耗低、适用于各种小型设备、物联网终端、手机、平板,以及低功耗的超薄笔记本。

在苹果近期推出的电脑,更是把ARM的架构用于自家的电脑之上。

虽然带来的是单核频率比较低,但现在的手机和电脑的单核心频率随着芯片制程工艺,一个核心所带来的运算速度,远高于几年前一颗核心的工作效率。

所以苹果完全可以采用多核来拉平与x86 cpu单颗芯片所带来运行速度。

所以这就是为啥苹果Cpu芯片上单颗频率Hz,看起来没有英特尔与AMD的芯片单核高。

但性能一样很优越。基本上在处理大型游戏和工作任务时,不会过热或者待机时间更长的原因。

所以由此可见,苹果电脑的待机时间超长,功耗低,运行流畅是有原因的。因为其设计时候的底子就不是完全借鉴x86架构。

还有一个安卓是开源的,为什么谷歌还可以对华为在安卓上打牌,进行封杀。

这主要是因为安卓系统虽然开源免费,每家公司都可以对其进行魔改,国内最成功的可以说就是小米了,但其底子还是安卓。

所有想在安卓系统里面跑的应用软件,都要遵守谷歌制定的GSM服务规范,简单理解就是底层支持库。

这个库(GSM)对外提供各种服务,而我们在开发手机应用软件和谷歌地图以及其他一系列软件时候,需要建立在这个GSM服务基础之上进行开发。

所以华为当时没办法,后来只能自己做了一个类似GSM服务的东西出来。

但是每家软件公司或者说中小型软件公司开发软件是有成本的。

例如同一个抖音在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上就有两个版本,需要两套人马进行维护开发。

如果谷歌不给华为授权GSM服务,那么海外的老外,手里有一部搭载鸿蒙OS的手机,想要使用抖音,那么抖音公司,必须再按照华为的HSM服务框架协议,再开发一个同样功能的抖音鸿蒙OS版本。

所以说一个软件原来为了满足苹果用户、安卓用户只需要开发两个版本就够了,现在因为谷歌对华为的封杀,要开发三个版本,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要建立自己的生态。

值得一提的,一般的小公司是没有实力用两套人马,去分别开发苹果、安卓两个版本的手机软件供用户使用的。

在华为鸿蒙OS出来后,欧美那边的用户如果要使用搭载鸿蒙OS系统的手机,那么相应的软件必须要有三套人马班子,去维护这套软件,成本很高。

所以华为的道路还是任重道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