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计费软件发家 第63章 人生路口——抉择

作者:钢盔子弹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1:33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清华的师生乘坐着校车缓缓的驶离旭日大厦,与来时大家在车厢内轻松、愉悦的讨论毕业后择业、留学或者从政所不同的是,这会车内的氛围却是安静、心情澎湃的,也有对未来各种不确定的憧憬与迷惘。

这些清华天之骄子们,一方面震惊于‘学弟’罗华刚上大一就在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有自己寒窗苦读十余年的不易,终于到了学成要卖予‘帝王家’的热血豪迈。

告别象牙塔走出校园是人生择业的第一步,而选择一个好的平台不仅是以后人生的坦途,更关系着个人与家庭的命运,所以此时大家的内心也是摇摆不定,到了该抉择时候。

在旭日科技大半天的参观与介绍过程中,这些清华学子也第一次知道,原来现实中的企业中是这样运行工作的,原来商业中的战争就在他们的身边(IBM以及企鹅的对赌协议)也是有尔虞我诈的。

而罗华对他们所展示的不止是庞大的商业版图,更有个人谋略和令人惊讶的战略眼光。

尤其是罗华话语间时不时的流露出,对国内高科技领域差距处境的忧虑。

“两亿只是启动资金......”坐在窗边位置的赵彦博眉头紧锁,低声喃喃自语的道。他是被张主任亲自点名的这一届清华尖子。

主攻芯片架构设计的他比谁都清楚半导体领域国内外的差距与鸿沟。

旭日科技目前所展示的网吧助手平台也好、衍生的广告联盟、网吧影院以及其他产业,固然取得不错的盈利以及发展前景。

但赵彦博知道,芯片领域不是靠一家企业或者几家就能完成的,而是一整个上下游产业链,是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推动的,要想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和成绩,难!。

但从罗华描绘的蓝图中,尤其是罗华提出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走扎实了,终会达到终点。

先从小的方面入手,例如他所说的,先从工业控制芯片、座机电话芯片入手,一步步摘取工业上的皇冠。

想到,中午吃饭间,罗华提到的要在‘高科技领域与欧美进行争锋’的自负时,赵彦博的内心确实在那一刻像是被什么所点燃了,点燃了内心沉寂已久的抱负。

赵彦博之所以在研究生、博士期间主攻芯片架构设计方面,一方面固然有学校学院所安排的研究任务,但如果真的没有从内心想要在科技领域与国外较之高低的抱负与野望,他也不会选择这个方向与专业。

曾经无数次在国外期刊上看到前沿的技术方向、技术,都因国外对实验设备的禁运或是技术封锁而步履维艰,此时那些憋屈的经历也都涌上了心头。

旭日科技这个蒸蒸日上的平台,可以说,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战场。不过又一想到现实的差距,刚刚燃起的激情又瞬间被泼灭。

去国外顶尖的半导体巨头,例如英特尔、高通,不仅有世界级的研发环境和丰厚待遇,而且能更为直接的接触最前沿的技术,看起来也更稳妥、更好的选择...

“学弟...不、罗总,给咱们的待遇真的顶格上浮30%”,主攻分布式系统研究的张涛忍不住的开口道,从其激动的声音里,明显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尤其是之前罗华介绍时所说——清华学子来到公司后起步是对标公司M2或T2序列。

第一年只要来了,就能保证10万年薪的承诺。

这个数字在2000年初的应届生市场上,绝对是“碾压级”的存在,足以让同行们相形见绌,即使是这个时候的外企也是一样。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即使是作为高薪的程序员,一般一个月的收入也就4000元/月。

而像公司技术运维以及陈琳她们这些人一个月也只有2000元/月。

所以说,清华这些学子,一入公司就能拿到普通人两三倍的工资,当然这也有一定的学历溢价。

但这样的溢价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

罗华就是想向外界释放出信号,只要是人才,旭日科技就一定欢迎。

千金买骨马,也是罗华做给别人看的,只要这一批人入职公司,产生的口碑和影响力会源源不断的发酵。到时候带来的正面影响不是简单的宣传就能获得的。

而像赵彦博、刘启明这些带头人,一经面试通过更是能对标T4序列。年薪达到30万之多。

“是啊,而且旭日科技这边的意思,只要是做出成绩,涨幅和空间都不小。

喜欢技术的可以走技术路线,想走开拓市场的也可以走管理路线。”旁边人附和道,语气中透露出向往。

外企的光环固然耀眼,但旭日科技给出的待遇却一点也不比外企少,而且从今天旭日科技的宣讲看,公司目前发展迅速,是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平台。

“罗华......他跟我差不多大吧?”一直沉默的林薇轻声开口道。几个月前飞机上的偶遇,这个谈吐和气质都不凡的学弟给其留下深刻印象,虽然已经时隔几个月,但今天见面发现其果然与同龄人不同,不仅仅是豫省理科状元和如今如旭日科技公司老板的身份。

更有其在提到科技领域落后于人时,勇于担当,敢于攀峰的精神,让她刷新了认知。

那份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自信,以及他谈及技术理想时,眼中闪过的光芒和野心,都让她感受到了什么是格局。

而作为专攻分布式系统的她,深知一个能容纳尖端技术研发、挑战科技领域空白的企业在当前国内是有多么凤毛麟角与珍贵。

相较于去国外求学,亦或是留校从政。

在这里,似乎有机会参与塑造,甚至开创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林薇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写着罗华名字和旭日科技地址的小卡片——那是她特意留下的,上面还多了一串新的号码。

这时,坐在前排的辅导员周静,作为过来人,仿佛看透了学生们的心事,转过头对着车厢内的众人道:

“你们学弟罗华以及旭日科技给的待遇固然重要,但也要从你们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旭日科技目前蒸蒸日上,而且作为我们清华学子所创办的企业,你们这些校友一入公司天然就带着一层光环。”

“而今天我们参观了旭日科技,罗华同学确实证明了其能力和公司的潜力。咱们国家在很多尖端领域,确实落后了,需要有人踏踏实实去做。”

“罗华同学提到的‘在高科技领域与……”周静顿了顿,语气变得低沉而严肃,“前两年,就在西方,我们被炸了,三位优秀的同胞殉职。那时候我们多憋屈!

说到底,还是我们科技不如人。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永远受制于人,关键时候被人卡脖子,甚至可能危及...

“罗华同学想做这件事,方向没错,魄力也大得惊人。学校这次大力支持,送你们来,也是希望能为这样有意义的事业提供助力。”

周静的话像一阵闷雷,炸响在每个人心底。那场刚刚过去不久的悲剧,是这一代大学生无法磨灭的集体记忆。

愤怒、屈辱、无力感……那种情绪瞬间被唤醒。课堂上的义愤填膺,游行时的振臂高呼,那种刻骨铭心的...,远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罗华描绘的“争锋”蓝图,在此刻被赋予了更沉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个科技标的,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尊严与未来。

为这样的目标奋斗,似乎有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崇高感和使命感。

车厢里众人交谈的声音也瞬间安静下来。

有人攥紧了拳头,有人望着窗外出神,有人眼神变得坚定。现实利益与内心热血,稳定发展与新的挑战,个人前途与宏图伟业……这些复杂的念头如同绞索,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激烈交锋。

选择的天平在左右摇摆,每一次轻微的倾斜都牵动着青春的躁动与未来的轨迹。

刘启明喃喃道:“确实……能亲手参与从零开始建起一座‘技术高峰’,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他内心的天平开始向旭日科技倾斜。

赵博彦深吸一口气,窗外的风景在他眼中变得模糊,眼前浮现的是罗华谈及芯片时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想要摘取工业上的皇冠确实很难,但不去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总得有人去做第一步。”

林薇悄悄收紧了手指,那张写着号码的小卡片被她捏在手心,微微发烫。她看向窗外飞速后退的城市轮廓,眼神中的犹豫渐渐被一种探究和决心取代。

大巴车驶回熟悉的清华园,夕阳的金辉给校园建筑镀上一层暖色调。

但车内的年轻人们知道,这一次返校,他们站上了一个全新的人生十字路口。

罗华的理念和家国情怀已经照进了他们心中,点燃了火种。

至于这火种会燃起还是熄灭,选择就在他们的脚下。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今天的一切,已在每一个脑海里刻下了牢牢的印记。

若干年后,当再次回首那天参观旭日科技时候往事,每个人,都为自己当时的选择感到骄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