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计费软件发家 第53章 文化不自信!

作者:钢盔子弹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1:33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清华园的秋意渐浓,九月的暑气,终究是被十月清冷的晨风所驱散。香山的红叶尚未染透层林,校园里的银杏却已悄然缀上了点点金黄。

在别的同学,忙着社团招新、兴趣活动、公开课......充实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时。

罗华则带着新招来的法务—张震,把前期和IBM签订的对赌协议以及和企鹅的投资入股协议等,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在确认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后,又和企鹅续签了一些补充条款,例如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护城河计划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罗华给梁宇冲充分授权的情况下,这位前大话底层架构负责人,也是把罗华所授予的权限进行了充分的发挥。

带来的结果就是,陆陆续续的从三石和同行那里挖来了二十几位核心开发人员。罗华是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不过为了防止以后别人也这样来搞他,有些腹黑的罗华,还是让每人签订了保密协议、竞业协议。

所以说罗华这个人,不说平日里谨小慎微吧,但也可以说上是危机感十足。

在把游戏引擎、梦幻西游的立项提上进程后,罗华也终于可以忙里偷闲的体验大学时光,过起了每天三点一线的舒服日子。

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去蹭蹭未来一些大佬所讲的公开课,混个脸熟,万一以后用上了呢?

虽然有些时候课堂上的某些观点在罗华看来有些片面,甚至是不认同,但罗华也没有出言反驳。毕竟身体里的内核早已经不是十八九岁的少年人了。

因为这堂课是公开课,所以课堂氛围比较活跃,教室后面几人的对话也引起罗华的注意。

“听说了吗?隔壁班的李师兄拿到了麻省的全奖!”

“真的假的?太牛了吧!”

“是真的,人家托福差一分满分,还有MIT教授推荐信…,不像咱们天天窝在这里…”

“唉,咱们的教材翻来覆去就那几本,很多东西感觉都过时了。我看斯坦福的公开课,人家教授讲的才叫前沿…”

“是啊,看看人家微软的桌面系统、英特尔的芯片,再看看咱们……连款像样的手机都造不出来”

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鱼贯而出。罗华也收拾好书本,跟着人流走出教学楼。阳光透过法桐枝叶洒下,但罗华此时的内心却有些不愤,类似的声音,这段时间听了不少,大多数是透露外面世界好的方面,而糟点部分则是半点也没提。

路过一个社团纳新点时,几个学生正围着刚买到的《时代》议论。

“你看这封面,又是华尔街…人家那才叫精英教育。”

“一日三餐牛奶牛排,营养体质肯定跟得上,再看咱们食堂…”

“听说亚美利亚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平都应该比咱们中层高不少吧。”

“我觉得吧,某种程度上,亚美利亚的空气都是甜的…”一个男生半开玩笑地插了一句,引来周围几个同学的哄笑附和。

罗华的脚步停顿了一下。看着那个侃侃而谈的男生,对方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向往、优越感和一丝不加掩饰的轻蔑。

这种轻蔑并非刻意针对某个特定的人,而是弥漫在当下的环境里,成为一种隐形的背景音,看上去是为了博取眼球,但是又像是对外界无限憧憬和对自身当下环境的下意识的贬低。

文化不自信!罗华心中骤然闪过这个词。

是了,我们改开二十年多年,西方文化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好莱坞大片中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自由冒险精神,《老友记》里展示的富足中产生活,杂志上光鲜亮丽的欧美街景和科技产品…这一切,无不勾勒出一个充满魅力的“理想国”形象。

然而,这些西方媒体极其聪明地只展示了他们光亮的一面,在这些光亮的背后——是贫富差距、种族歧视…等却被掩盖在光鲜的幕布后被有意无意地过滤掉。

甚至连好莱坞电影本身,也成为其价值观输出的有力工具,润物细无声。

在这种长期的、单向的信息轰炸下,不知不觉地成了二手信息的“复读机”,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西方的科技、制度、文化乃至生活方式,是先进的、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的;而国内的东西,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是落后的、笨拙的、只能亦步亦趋的“山寨”和“模仿”。

更为让人忧虑是,这些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正通过特定场景或者有意识的宣扬,逐渐的影响着未来的年轻人。

罗华甚至想到前世那些大V在网络上的喧嚣,其根源正是思想阵地被长期忽视所导致。“只会仿造?一无是处?”罗华耳边似乎又响起了课堂上某个同学略带嘲弄的评价。罗华下意识的握紧了手里的课本。

想起军训时教官提到学生都是国家“宝贝”时的神情,那是种期待,也是一种沉甸甸的托付。

在通往学校食堂的林荫路上,几名学生生围在一起,好像是在讨论着什么。“……就说科研环境吧!人家亚美利亚实验室什么条件?什么资源?咱们呢?申请点经费要层层审批,关关卡!”一个男生挥舞着手臂,脸上带着愤懑。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僵化!条条框框太多,逼着你去发一些可有可无的论文,原创性呢?自由探索的空间呢?”另一个立刻反驳。

“是啊,看看诺奖得主,有几个是国人?再看看咱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有点成绩就想着往国外跑,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那边更有土壤!”有人顺势补充道,语气充满了理所当然的悲观。

“所以我说啊,从根上,我们的机制就比不上人家,”那个眼镜男再次发言,声音拔高,“几千年的专制思维毒害太深,束缚太重。

你看亚美利亚建国才多少年?就是靠那一套自由民主的制度,才发展成今天这样。我们呢?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呢!要我说啊,想追上?难!……”这话已经脱离了讨论具体问题的范畴,滑向了无差别的地域攻击和种族贬低,将复杂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简单归咎于虚无缥缈的“劣根性”。

罗华心中猛地一沉,一股强烈的反感如岩浆般涌上心头。“基因劣根性”?这顶巨大的帽子,是如此的廉价和恶毒!它的潜台词,无异于在说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了几千年的人,本质上就是低人一等!这已经完全不是理性探讨,而是彻底的种族主义论调了!

看着周围一些学生或点头、或沉默、脸上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丝茫然或认同的表情,罗华对这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反感。精神上的溃败,思想的自我矮化,比战场上的失利更可怕万倍!它将从根本上瓦解一个民族的脊梁和创造力!

“够了!”一个冷冽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正在热议的几人循声望去,只见罗华从远处分开人群,走上前来。罗华平日虽然低调内敛,但此刻却是不能再无动于衷,眼神有些锐利的看向刚才带着眼睛的男子,原本有些喧嚣的现场也安静了下来。眼镜男子被罗华看得有些不自在,但也梗着脖子问:“怎么了?我说错了吗?事实数据摆在那里!”

罗华没有直接驳斥他,而是深吸一口气,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纷扰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几人的耳中:“我不知道各位讨论这些,是为了发泄不满,还是真的在思考问题。

“我只想请大家思考几个最简单的问题。”

“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我们,在经历了数千年的王朝更迭、外敌入侵、无数次天灾人祸后,依然完整地延续到今天?是‘劣根性’让它苟延残喘,还是一种坚韧卓绝的文化底蕴让它薪火相传?”

“纵观近代,有哪一个国家,被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组成联军,入侵、烧杀抢掠、割地赔款,陷入亡国灭种的边缘,却又能在短短几十年内,不仅赶跑了侵略者,还接连在战场上正面硬撼当时军事力量全球第一、十七国联军支撑的超级大国,硬是打出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和尊严?!”罗华顿了顿道:“是靠着‘拿来’的制度,还是靠着这片土地上无数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人,用血肉和不屈的精神拼出来的?”

“另外刚才你们,说我们的科技创新不行?,那么你应该知道我们建国才50年出头,改革开放才不到20年,但我们却被以亚美利亚为首的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一直封锁到至今,如果不是因为西方一直忌惮我们的存在,你认为他们会这么处心积虑的针对我们?,阿三和我们一样是土地和人口大国,但一直没有被西方放在心上,是因为什么,你们不能扪心自己问一问想一想?,你们也是我们国家未来崛起的精英力量,不要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

“科技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一两人就能发展起来的,而是靠在座的各位和普罗大众的团结。”

“我们只是起步的比较晚。

如果你感觉环境不好,那么你就去走一遭,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想法。

如果你感觉科技发展不行,你就用你的学识去促进它,而不是一味的贬低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

“我们国家这些年发展的如此之快,你不能既要又要,而且我们的实力已经引起了西方的注意,所以一直在军事外交上找我们的麻烦,就是要让我们在通往终点的道路上中途下车,甚至开倒车。”

“要知道,我们在军事上目前在和亚美利亚PK,在经济上和脚盆鸡博弈,文化上又和欧美进行比较。试问哪个国家单独拎出来,可以说一定能把我们比下去?”

罗华的目光最终定格在那个带眼镜的男子身上,带着一丝嘲讽,但更多的是痛心疾首质问:“至于‘基因劣根性’?亚美利亚两百多年的历史里,有哪种‘优等基因’支撑他们只用了两百多年就发展到今天?那是无数次的资源掠夺、种族灭绝再加上发战争财得来的!

而且在座的诸位,哪位身上没有流淌着这所谓‘劣等基因’的血液?否定自己的根,把自己定义成天生低劣的次等品,然后心安理得地去‘拿’、去‘学’、去奉承?这就是各位十年寒窗进入大学,未来担当重任的学子应有的认识和心胸吗?!”

罗华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带着一种沉甸的力量。他从历史纵深的韧性,讲到近代反抗的不屈,再落到眼前国家所处的局面层层递进,步步为营。那些被虚无的“劣根性”论调所蛊惑的学生,如同被当头棒喝;那些崇尚西方一切的学生,也陷入了思考。刚才还慷慨激昂的眼镜男,此刻脸色涨红,嘴唇嗫嚅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罗华的话像一面镜子,把眼镜男内心深处潜藏的自卑混以及混合着虚妄优越感的复杂心态照得清清楚楚。周围的学生也神色各异,震撼、反思、惭愧、甚至还有隐晦的认同感——仿佛第一次有人把他们心头盘旋却又无法理清的情绪点破了,告诉他们:自信不是狂妄,但否定自我的根,绝无未来。

罗华看着陷入沉默或思考的人群,没有再多言。但心中的那份沉重并未完全消散,反而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思想的拨乱反正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他今天所讲的,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只要种子能够种下,终会生根发芽。罗华转身离开人群,阳光重新洒在他挺直的背影上。清华园的秋意似乎也明亮了几分。

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罗华思考了很多,当前国内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成度上忽视了文化方面的引导宣传。

不能让大家再一味的接受西方好的一方面,随即一个个想法在罗华的脑海里思考打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