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计费软件发家 第43章 开学

作者:钢盔子弹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1:33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八月的热浪尚未散尽,九月的清风已悄然浸染,燕京的暑气已敛去了大半,金风送爽。清华园里,却涌动着一股比盛夏更为炙热的期待与喧腾。

2001级新生报到的日子,往日恬静的校园,此时像是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氛围中。

罗华驾驶着崭新的银灰色奔驰S600驶入清华西路时,顿时吸引了无数侧目的眼光。

在这个骑车才是主流的年代,开车报到的新生凤毛麟角,更何况是百万级的豪车。副驾上的张军紧张地握着扶手,眼神在校门口旁的道路中和行人之间来回逡巡。

“罗总,这……咱停哪儿?这人也太多了!”张军看着校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自行车流和挂着各地方牌照送新生的大巴、轿车,有些犯难。

身穿白衬衫、戴着“迎新志愿者”绶带的学生们穿梭其间,指挥交通、举牌引导。

罗华目光平静,嘴角微扬,将车缓缓靠向路边:“就这儿吧。”他将车停在离主校门稍远的一个非划线区,带着张军融入新生的人流。

2001年的清华,正值国家推行“985工程”加速发展的阶段,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朴素而昂扬的朝气。

主干道上,高大葱郁的法桐枝叶交错,投下片片阴凉。古朴的灰色系教学楼与新落成的现代化建筑并存。

自行车铃声清脆,是校园里最主流也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成群地掠过身边,带着少年们奔向未知。

校园广播里播放着轻快的音乐和迎新通知,夹杂着偶尔的“寻人启事”。

巨大的红色迎新横幅挂在教学楼前、新生宿舍区入口:“热烈欢迎2001级新同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字校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许多老生带着自豪感向新生介绍着清华的历史,荷塘月色、工字厅、清华学堂……每一个名字都沉淀着厚重的底蕴。

罗华凭着录取通知书,在志愿者的指引下,找到了经管学院的新生报到处。

报到处设在经管楼前的小广场,几张长条桌拼在一起,后面坐着几位高年级学生和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斯文的中年老师。

“同学你好,请出示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件。”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学姐声音清脆。

罗华递上材料。周围的新生和家长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神情平静得不像新生的年轻人。

表格很简单:基本信息核对、宿舍分配、领新生手册和课表、交档案、缴费(很多是拿着银行汇款凭证来的)。

“罗华……金融系01级一班。”学姐翻看着名册,确认着信息,眼神里露出一丝了然和惊讶,抬头又仔细看了罗华一眼,显然,省状元的身份在他们这些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早有流传。

罗华礼貌地点头回应。

“宿舍是紫荆公寓14号楼301A,”学姐在本子上划了一下,然后递给罗华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这是你的入学材料,宿舍钥匙在里面,新生手册里有详细的报到流程、课程表、学生守则和校园地图。”

“今天主要就是办这些手续,明天开始新生教育周活动,具体安排手册里也有。哦,对了,记得去旁边体检。”她指了指旁边排着长队的临时体检点。

罗华接过袋子道谢。文件袋里还夹着几张小纸片——澡票(当时洗澡需要凭票或刷卡计次)、几枚崭新的电话卡(用于在宿舍楼底的电话亭打电话)和一张校园一卡通的雏形——一张磁条式的“餐卡”,主要用于食堂消费。

经管学院的辅导员周老师走了过来,微笑着伸出手:“罗华同学。欢迎加入清华经管!”李老师热情地与罗华握手,“你的情况我们系里都知道了,你可是我们系今年唯一的省状元。

“金融系今年人不多,就两个班,每个班三十人左右,1班主要是经济金融方向,2班侧重管理科学与工程。你在一班,明天上午开第一次班会,大家认识一下,班主任杨明老师会跟大家见面。”

“谢谢周老师,很荣幸能来清华。”罗华态度谦和的回应道。

周老师简单交代了注意事项,特别是即将开始的全校新生开学典礼和在礼堂举行的报告会。

告别报到处,罗华和张军推着简单的行李,向紫荆公寓区走去。

紫荆公寓是清华新建不久的学生宿舍区,楼宇崭新明亮,一改老宿舍的陈旧感。宿舍是标准的六人间,上床下桌,带小阳台。公共卫生间和水房在楼道两端。

当罗华和张军找到301A时,里面已经有人在了。

几位舍友和他们的父母家人正在整理床铺,宿舍里显得有些凌乱热闹。看到罗华进来,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一个身材高大、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第一个站起来,用带着点东北口音的普通话热情地说:“你好,你是我们宿舍的吧?我叫周哲,计算机系的。”

“你好,罗华,金融系。”罗华简单回应,态度平静无波。他的气质和年龄在略显青涩和兴奋的新生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周哲一愣,显然他听说过这个名字:“你就是……那个高考……历史理科分数最高哇!”周哲身边的几位家长也好奇地打量罗华。

另外几个正在忙碌的舍友也停下手中的活计,过来打招呼:来自江省的王宇(物理系)、川省的李振东(自动化)、湘南的孙皓(建筑学院)以及同为金融系一班的赵峰(浙省)。赵峰看到罗华,眼神里满是佩服:“罗华你好!真是你啊!我叫赵峰,以后咱们同班了!”大家互相介绍着,气氛热烈。

宿舍里弥漫着新被褥的棉花味、新买洗漱用品的清香和家人的叮嘱声。罗华选择了靠里、靠窗的一个下铺。

张军麻利地放下行李,开始动手帮他铺床、整理书桌——崭新的蚊帐、简单的铺盖卷儿(罗华没带太多东西,计划后续再置办)。这个场景让旁边舍友和家长们侧目不已,私下议论纷纷。

罗华对此浑不在意,他的心思显然不在这方寸之间的小小空间里。他简单收拾了一下必要的物品,对张军说:“张军,这边差不多了,你先回公司吧。下午两点后再来校门口接我。”

“好的,罗总,有什么需要随时给我电话。”张军应声离去。

罗华的安排再次引发小小的震动。他拿出那部小巧昂贵的银色诺基亚手机(在当时学生中绝对是奢侈品),并且张军帮罗华铺就被褥、打扫卫生的情景,在2001年的大学宿舍里,绝对是“炸裂”的存在。普通学生能有个BP机(寻呼机)就算时髦,手机还是绝对的稀罕物。

下午,罗华在张军的接应下,先是去到了清华西路上的邮局取了邮件(有企鹅寄来的文件),然后又去校内小银行网点办理了新账户的启用手续(方便转账处理公司事务),甚至还去主楼机房提前熟悉了一下上网环境(拨号上网,网速缓慢且需按时计费,而且这个时候的网速很是感人),2001年宽带尚未普及到宿舍。

傍晚,罗华婉拒了周哲提议宿舍一起去体验清华食堂的邀请,独自在清华园里信步。夕阳下的清华园宁静而庄重。他走到“水木清华”的匾额前,荷塘倒映着霞光,晚风送来青草香。

三三两两的学生抱着书走过,或在石凳上轻声讨论问题。主楼前的草坪上,有些老生已经开始组织小型的迎新歌唱活动,吉他的和弦和跑调的歌声在风中飘荡,充满了笨拙而真实的青春气息。

罗华驻足片刻,望着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心潮难言。上一世,这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象牙塔顶。

这一世,金榜题名只是了却前缘,真正的征途才刚刚启航。罗华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孙利发来的短信:“罗总,关于下一步网吧助手在全国范围内免费推广和3.0版本广告联盟事项已经都通知各省市代理了,您看什么时候给他们在系统后台开放权限。”

罗华将目光投向暮色渐深的南方,眼神再次变得锐利而深沉。

目前全国装机数量,已经快要突破200万,且国内市场份额少说也有500万,而且后面因为盛大的陈天桥从棒子国代理了传奇后,明年网吧数量一定会再次突飞猛进,到时候终端电脑数量突破千万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罗华认为网吧助手全面推广的时间,不能再等了,不然很多机会白白浪费,就像这次,企鹅融资,如果MIH出让股份,旭日账上的资金,一时半会还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早一天推广早一天占据市场。而且从市场的反馈来看,网吧助手已经在大多数城市牢牢占据头部位置,只有下面的小县城和犄角旮旯,还没有推广到。不过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相信免费政策一推广。旭日科技的网吧助手就会狂风卷落叶一样快速席卷国内的网吧市场。

在告知孙利马上开放后,旋即掏出手机打给何明峰,“明峰,你让王杰、孙利配合你,9月1号网吧助手实行全面免费政策,把安装包挂到公司的官网和你们内部的网站上供客户下载。”

回到新宿舍,几个舍友还在兴奋地交流着白天的见闻,讨论着即将开始的新生教育周和传说中的军训。

罗华拿出那份印着清华大学红色字样的崭新课表。《高等数学(甲)》、《微观经济学》、《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课为主,金融专业核心课大多安排在大二开始。

罗华看着课程表,心中已有计较。哪些课必须亲力亲为认真听讲打基础,哪些课可以凭借重生的知识和经验战略性“放水”,把时间用于接下里布局的..。

拉开书桌抽屉,将那份关于“分布式云平台架构”的核心笔记和企鹅发过来的商业文件袋放在最深处。然后,拿出那本《新生手册》,翻到“学校管理制度”部分仔细阅读起来——关于选课、学分、考试纪律、社团活动规范……这些条条框框,对于普通新生是约束,对他而言,却是在规则框架下寻求自由行动空间的指南。

熄灯号响起之前,罗华躺在尚显陌生的床铺上。窗外是燕京静谧的秋夜,窗内是青春的絮语和翻身时床架的轻响。他闭上眼,清华园的第一天画卷在脑海中展开,复杂而又充满生机。明天,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既是学子罗华,也是那个悄然影响互联网格局的商业新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