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计费软件发家 第17章 火爆的市场

作者:钢盔子弹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1:33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六月的风,带着北方的燥热和南方的潮气,席卷着华夏大地,而对于燕京那层由于几次人员扩张,略显拥挤的办公室而言,这个月却开足了马力。

自从罗华离开燕京时,打算给网吧助手2.0再添把火后,何明锋依言启动“网吧助手3.0”的广告推广功能,办公室内的座机电话就没有消停过。

所以这段时间燕京办公室里的电话几乎每隔一会就有人打电话询问关于网吧助手2.0代理的问题,要么就是一些有意向安装网吧助手的网吧老板打来电话,后面因为咨询的人太多,何明锋在报罗华批准后,让出纳多采购几部电话后,情况才有好转。

“喂,您好!我是网吧助手的客服人员、工号19,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新招进来的客服小刘,声音带着一丝还未褪去的紧张,熟练地拿起听筒。

电话那头,是一个操着浓重浙省口音的急迫声音,急切地咨询着省级代理权的具体条款。

小刘深吸一口气,迅速翻阅手边的资料夹,开始清晰地解答——价格区间、区域保护政策、分润比例……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循环上演。咨询代理权的、询问软件安装流程的、需要技术支持的,电话如潮水般涌来。

何明锋看着眼前喧嚣的办公室,脸上的笑容既疲惫又充满骄傲。他清楚地记得罗华离开时那充满自信的眼神。

当最初的2名客服忙得脚不沾地、嗓子冒烟后,他立刻在电话里向罗华做了紧急汇报。

罗华的回复一如既往的简洁有力:“钱是赚不完的,服务和口碑不能掉链子,人不够就招!”在获得批准后,何明锋迅速行动起来,短短几天内,“客服组”的牌子也正式挂在了靠墙的一角。

这个小小的团队,成了公司联通外部需求的第一道桥梁。

代理权的争夺战比预想的更为白热化。

网吧助手凭借其在各地网吧积累的良好口碑和实实在在提升的效率,瞬间点燃了全国众多精明商人的热情。

何明锋手中的电话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网吧助手向市场推广的前沿指挥所。

何明峰在忙完手头的工作后,每天都在与各省份潜在的代理商进行沟通洽谈,筛选着对方的实力、渠道资源和诚意。

除了燕京、冀省以及其他几个年前推广人员所代理的市场外,其他空白区域则成了群雄逐鹿之地。

电话里激动的声音、办公室传真机吐出的合同草稿、甚至有人风尘仆仆直接赶到燕京面谈……激烈的竞争下,一张张覆盖华夏版图的省市代理网络被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拼凑完整。

当财务兴奋地将最新的银行流水单据递给何明锋时,何明锋的手也忍不住微微颤抖。

短短一个多月!“代理费用”这一项的进账竟已累计逼近四千万人民币大关!

这还不包括如同绵长细流、却涓滴成河的软件销售分成,这些资金每天都在持续注入公司的账户,充盈着刚刚起步的“旭日科技”口袋。

何明锋站在办公室窗边,眺望远处的高楼大厦,心中激荡不已。

他想起罗华在规划时半开玩笑说出的“今年暑假前赚够一个亿的小目标”,那时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如今看着这雪华般飞来的汇款凭证,忽然觉得那个目标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正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同步推进着。

罗华的QQ中,何明锋和王杰也时不时的发来信息,如果遇到紧急的事情,需要罗华拿主意的时候,也会直接打罗华的电话。

王杰这段时间也已经把适合开网吧的地址,发到罗华的QQ上。

罗华通过前世的记忆和照片上的位置进行对比,发现这几个地址,都是人流密集的区域后,恨不得马上就飞到燕京去。

不过,高考在即,网吧扩张的事,不急于一时。

电话里罗华特意交代王杰,让他先物色培训几个靠谱的储备店长和核心网管。网吧开分店的事,等他来燕京再说。

是的,对于已经掌握了强大现金流的罗华而言,开分店的原始资本积累早已完成,早一个月或晚一个月开业,已非核心问题。

将眼前——高考打好,才是核心。

在千里之外的小县城固县,一中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却是沉默而紧张的。

01年,他们这一届是高考改革的元年,考试史无前例地定在了暑气初盛的七月初八。这额外的备考时间,对自律者而言是加倍的厚礼。

罗华的书桌摆放奇特:一侧是高高的课本和教辅,演算纸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推导公式;

另一侧则是罗华晚上翘课后去打印的网吧助手后台数据报表、代理合同邮件草稿和何明锋每隔三四天准时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工作简报。

简报内容详尽:客服组的磨合近况、各地代理商遇到的小问题及解决思路、技术团队关于“网吧助手3.0”核心功能模块的研发进展讨论(重点便是广告系统设计)。

最初的设计是提供5个广告位,意图多增加收入。

但这个提议在罗华的邮件中被明确否决了:“用户体验永远是第一位!广告过多必然导致用户抵触,如同在清粥里撒了太多咸菜末,短视!暂定三个:主展示位(上机时候的弹窗)、开机登录和挂机锁屏页面、上机后,在桌面背景上显示的内容。

其中一个必须固定留给网吧老板自主使用!他们才是我们软件的最终使用者,不给他们一个发声的渠道,我们就成了过河拆桥。

”罗华的决策直接而本质,何明锋反复咀嚼着邮件里的这段话,深以为然,一丝不苟地传达了下去。

回到学校的罗华,经历了最初重拾课本的短暂不适(第一次模拟考成绩虽仍在年级前列,但远未达到他的预期目标),很快便用他那超乎寻常的记忆力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找回了巅峰状态。

县里和学校组织的几次密集模拟考试,罗华每一次的成绩都像注入强力助推剂的火箭般向上猛蹿。

尤其在高考倒计时一个月左右的那场全县大统考中,罗华以令人窒息的713分(满分750)一举囊括全县理科状元桂冠!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一中的校长和老师们几乎要把罗华捧在手心里。

多年被县里另外两所私立高中压制的阴霾一扫而空!罗华成了所有老师办公室的“常客”、“手中肉”、“心头好”。

每次下课或自习,总会有某科老师慈爱(甚至带着点小心翼翼)地走过来:“罗华啊,这道题还有没有别的思路?给老师们讲讲?”、“罗华,这套卷子难度比较大,你做做看,给我们提提修改建议?”

学生的顶尖成绩不仅意味着丰厚的教学奖金和高级职称评级的关键砝码,更是一中扬眉吐气、重塑生源吸引力的金字招牌!想想下一次招生时,“我校应届生罗华勇夺高考状元!”的标语挂在校门口的效果,校长梦里都能笑醒。

在高三一班,气氛则在罗华这一系列狂飙突进的表现中变得有些微妙。仰望713的高分,班级里那些曾经的优等生们心中最后一丝“与罗华一较高下”的火苗悄然熄灭。

当差距超越了需要踮脚跳起的高度,认清现实反而是一种解脱。

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每个人都知道,此时的提升不再是狂飙突进,而是日积跬步以至千里的韧劲比拼。

在固县这个小教育生态圈,残酷的位次就是未来:能冲进全县前1000名,稳稳踏入一本大门;2000名以内的奋力搏一搏,希望尚在二本边缘线上;而前500名,则相当于提前握住了通向985、211这些重点大学的入场券。

一中,这个承载了县里太多普通家庭希望的公立老校,常年因缺乏优质生源而屈居县内高中“老三”。

上一次有学生叩开清华北大的校门,似乎已经消失在十多年前的尘封记忆里。

罗华的异军突起,像一道破开云层的强光,照亮了一中沉寂多年的屋顶。

实验班的灯总是亮到很晚。罗华的每一次高光表现,在刺激老师神经的同时,也如同无声的冲锋号,激荡着其他同学的心。

本科线对于这个班整体而言不再是挑战(师资和生源筛选保证了这一点),但想要多挤出几个达到重点本科线的名字,依然需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课桌上堆叠的卷子高度、窗外夏夜的虫鸣、沙沙的书写声和翻书声,构成了六月底最纯粹也最凝重的交响乐章。

罗华在公司的琐事与高考备考的寂静中精准切换,每一步都踩在时代的脉搏和他精心规划的轨道上,蓄力冲向那个即将到来的、充满无限可能的七月之夏。

罗兆知道,当最后一份考卷交出的那一刻,无论是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钟声,还是燕京网友网咖时候的开业彩带,都将在不远处等候着他去亲手敲响与剪断。

而这个六月的喧嚣与拼搏,正是这两条道路交织出的最精彩序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