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在装修界当大能 第29章 旧怨清算与生态定局

作者:鱼中飞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4:53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2024年6月,江城的梅雨季带着黏腻的湿热,凡筑“行业生态大会”的筹备正进入尾声。苏晴抱着一摞刚打印好的“生态联盟手册”走过走廊,迎面撞上法务部的专员,对方手里的文件袋掉在地上,一份盖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红章的《调查通知书》滑了出来,标题赫然写着——“关于凡筑集团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调查通知”。

“谁举报的?”苏晴捡起文件,指尖触到纸面时一阵发凉。专员压低声音:“举报人署名‘滨江壹号业主代表’,但提供的‘证据’里,有几张凡筑与材料商的合作协议是PS的,连公章的字体都不对。”

苏晴快步冲进林凡的办公室,把文件拍在桌上:“是当年滨江壹号的幕后势力!他们当年靠沪上安居贪腐牟利,沪上倒台后就躲起来了,现在怕我们推动行业透明化挖得太深,才用反垄断来泼脏水。”

林凡拿起文件,翻到“涉嫌垄断事实”那一页——所谓“控制供应链”,是凡筑与材料商的公开集采协议,价格比市场价低5%,只因批量采购;所谓“排挤竞争对手”,是中装自己因劣质施工丢了项目,却伪造了“凡筑威胁甲方”的聊天记录。他冷笑一声:“当年他们能伪造施工照片抹黑我们,现在就敢伪造协议举报——这一次,不仅要自证清白,还要把这群蛀虫彻底清出去。”

第一步:公开透明,撕破恶意举报的假面

三天后,凡筑召开“反垄断调查说明会”,会场挤满了媒体、行业协会专家、生态联盟成员和业主代表。林凡站在台上,身后的双屏分别展示“举报伪造证据”和“真实材料”:

-左侧屏:举报人提供的“凡筑胁迫材料商独家合作”协议,公章边缘模糊,日期与实际签约时间差了半年;

-右侧屏:凡筑与材料商的真实协议,明确写着“双方自愿合作,材料商可同时服务其他企业”,还有材料商老板的视频证言:“凡筑的集采价让我们薄利多销,去年销量翻了一倍,哪来的‘胁迫’?”

“再看所谓‘排挤竞争对手’。”林凡调出济南保障房项目的招标记录,“中装的报价比我们低30%,但墙板抗弯强度只有国标一半,甲方是自愿选我们的‘长效安居’方案,不是被我们‘排挤’。”

台下,滨江壹号的老业主王阿姨突然站起来,举着当年的赔偿款到账短信:“我就是滨江壹号的业主,根本没人找我们签‘举报信’!这群人是想借着我们的名头,继续躲在暗处搞鬼!”

行业协会会长当场表态:“凡筑的生态联盟是‘共享共赢’,不是‘垄断’——500家联盟成员里,有300家是中小公司,凡筑给他们开放技术和供应链,帮他们从‘小作坊’变成‘标准化企业’,这是在促进行业进步,不是滥用支配地位。”

说明会的直播画面被《中国市场监管报》全程转载,举报人的谎言不攻自破。一周后,反垄断局的调查人员带着凡筑提供的“伪造证据鉴定报告”走访材料商和甲方,最终认定“举报系恶意伪造,凡筑不存在垄断行为”。

第二步:联合警方,清算历史遗留的毒瘤

在说明会召开的同时,老陈已经带着整理好的“滨江壹号贪腐证据链”走进了经侦支队——里面有当年沪上安居的材料采购清单(高明签字的劣质钢筋订单)、退休官员李某的受贿银行流水(2013年分三次收到材料商转账共120万)、以及中间人王某的供述录音(承认“帮李某掩盖滨江壹号的质量问题,拿了50万好处费”)。

“这些证据我们攒了八年。”老陈对办案民警说,“当年沪上安居倒台时,这群人藏得深,现在他们主动跳出来举报,正好把他们一网打尽。”

警方顺着线索深挖,半个月内抓获了包括李某在内的5名涉案人员,追缴赃款380万。李某在审讯时交代,当年为了掩盖滨江壹号的贪腐问题,不仅压下了施工队的举报,还帮材料商伪造了“合格检测报告”;2024年的反垄断举报,是他怕凡筑继续推动行业透明化暴露更多旧账,才联合当年的材料商策划的。

2024年8月,经侦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滨江壹号幕后势力的调查结果:涉案人员因“贪污罪”“包庇罪”被依法判刑,追缴的赃款用于滨江壹号业主的后续房屋加固补贴。王阿姨拿到补贴时,特意给林凡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八年追凶,正义不迟”。

第三步:生态升级,从“清障”到“引领”

旧怨清算的同时,凡筑的“行业生态计划”正式落地。在“中国装修行业生态大会”上,林凡推出三大核心举措:

1.技术共享平台:开放凡筑的装配式榫卯技术、智能预埋系统、竹纤维板生产工艺等12项核心专利,任何企业都能免费使用基础版,仅对“定制化技术服务”收费。平台上线当天,就有200家中小公司申请接入,其中包括10家之前与中装合作的企业。

2.绿色供应链联盟:联合美的、科勒、东方雨虹等50家品牌,成立“装修行业绿色供应链联盟”,统一材料标准(如“瓷砖甲醛释放量≤0.02mg/m³”“防水卷材耐候性≥10年”),联盟成员共享集采价,中小公司的材料采购成本平均降低12%。

3.工匠认证体系:升级“凡筑工匠学院”,推出“国际通用技能认证”——工人通过“装配式施工”“智能设备安装”“绿色施工”等课程考核后,可获得由中国建筑协会和英国BRE认证的“双证”,在国内外项目都能上岗。2024年,学院培养的“国际工匠”突破5000人,其中300人被派往东南亚、中东的项目现场。

中装集团总裁赵峰也出席了大会,他在台下听完林凡的演讲,主动走上台握手:“之前是我们格局小了,总想着抢市场,忘了行业的根本是质量和诚信。中装愿意加入绿色供应链联盟,跟着凡筑一起做‘正经事’。”

2024年终:大能的底色是“守正”

2024年除夕,凡筑总部的“行业透明化展厅”里,新增了“历史清算展区”——滨江壹号的施工日志复印件、涉案人员的判决书、业主的锦旗,排成一条“正义之路”;旁边的“生态成果展区”,则展示着500家联盟成员的Logo墙、10万㎡竹纤维板的碳减排数据、5000名“国际工匠”的合影。

林凡站在展区中间,看着一群年轻的装修公司老板围着“技术共享平台”的终端操作,他们眼里的光,像极了2015年刚成立凡筑时的自己。苏晴走过来,递给他一份ISO国际标准组织的邀请函:“他们邀请凡筑参与《国际装配式装修标准》的起草,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主导这个领域的国际标准。”

老陈和老赵也围过来,老陈手里拿着越南项目的竣工报告,老赵展示着“国际工匠培训营”的计划:“2025年,我们要在东南亚建10个培训基地,让中国标准的工匠遍布全球。”

林凡看着窗外的烟花,忽然想起前世那个在滨江壹号事故后被冤枉的自己——那时的他,以为“大能”是有能力保护自己;而现在他明白,真正的“大能”,是有能力保护整个行业的初心,让更多人不用再经历他当年的委屈。

“2025年,我们先把中国装配式标准推上ISO,再把竹纤维板的环保技术分享到非洲。”林凡举起酒杯,“但无论走多远,都别忘了——我们最初只是想‘不做劣质活,不赚黑心钱’。”

酒杯碰撞的声响里,凡筑的“全球业务地图”上,绿色的生态标记已连成一片,蓝色的国际标准网络正向欧美延伸。2025年的大幕即将拉开,而“大能之路”的终点,从来不是成为巨头,而是成为照亮行业的那束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