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立人教,一只手抓人族气运,另一只手抓教化之功,可谓是两手抓两手硬。
而原始与通天二位圣人,根基则全在阐、截二教之上。
故而两位圣人教主,虽对于两教弟子,日日争辩两教教义之事,未有主动介入。
但也是闭口不言,有放任自流之嫌。
而伴随着这次,南极仙翁与多宝道人,从人族祖地观礼回返。
两人在那人祖拜师之日的争执,也被两人带回到东昆仑之中。
并且进一步扩大为阐、截两教弟子,火力全开的大辩法。
然无论是阐教还是截教,都乃是圣人大教。
两教教义自然也是,真金不怕火来炼,经得起反复推敲。
阐教以明天意,顺天道为贵。
众生既然先天有所参差,便应该顺应天道,不可依自身执念妄行。
只要万物生灵,能够各安其位,洪荒之中便自然会再无争执、杀戮之事。
如此,方是长久之道。
截教则是落脚于有情众生,认为既然天道至公,那万物生灵,便自然生而平等。
故万类万类,皆有一线成道之机。
阐、截两教教义,只是各自的,站位与理念不同,本就没有上下高低之分。
双方弟子的辩法,也自然是僵持日久,始终无法争论出个输赢。
截教弟子人数众多,有如多宝道人一般。
在那三清立教之时,心慕玄门正法,前来求道的初代人族。
亦有那当年在五庄观外,感悟孔宣等人论道道韵,从而化形的一众生灵。
得到通天圣人垂怜指引,穿越亿万里之遥,前来东昆仑求道。
虽然多数都未能有所成就,消逝于岁月之中。
但也有其中的佼佼者,得以列入截教门墙,修炼上清仙法。
而原始收徒,标准颇为严苛,非根行深厚者,不得入其山门。
既需要根脚、道德俱佳,还要能接受阐教之中,那些规矩、礼仪的规训。
故而当年首批,前来东昆仑求道的,数百初代人族之中。
只有南极仙翁一人,得以拜入原始座下,修行玉清仙法。
此时阐教之中,除却南极仙翁,已然修行有成,证得金仙道果。
余者,也便只有那随着此次人族三分,迁居至东昆仑的,广成子、赤精子二人。
这两位在日后,大名鼎鼎的,阐教十二金仙。
如今却是初入仙途,修行时日尚浅,连天仙之躯都尚未成就。
多宝道人等截教弟子,自然不会与广成子、赤精子两人为难。
只能对着南极仙翁一人,群起而攻之。
但南极仙翁道行精深,独自舌战一众截教弟子,却是丝毫不落下风。
反而是截教之中,只有多宝道人等寥寥几位,能匹配上南极仙翁的强度。
故而截教弟子人数虽多,却常有被南极仙翁,驳的面红耳赤,下不来台之人。
多宝道人心中愤懑,便与南极仙翁,定下赌斗之约,欲在斗法之上见真章。
看看究竟是阐教弟子,道行精深。
还是截教门人,神通广大。
多宝道人如今来到玄都这里,便是准备请玄都,以其玄门三教大师兄之尊。
居中见证此次阐、截两教弟子的斗法。
玄都听多宝道人说完来意,便腾地站起身来。
抬手欲请多宝道人出去,旋即心中又想起了些什么。
复又盘膝坐下,望向多宝道人的眼神之中,尽是莫名之色。
“家师与二位师叔,乃是手足兄弟,并掌玄门正朔。”
“我等三教弟子,也当延续师辈情谊,相亲相爱,互相扶持。”
“再者,阐、截两教,乃是玄门正统,圣人大教。”
“便是你们两方,谁侥幸赢了这场斗法,也只是你们小辈之间道行有差,岂能因此为凭,将阐、截两教,分出个孰优孰劣。”
“若是让二位师叔,知道你们如此妄为,定会狠狠责罚。”
多宝道人心中,被即将与阐教,一分高下的兴奋充斥。
全然没有注意到,玄都眼中那抹,微不可察的担忧之色。
自顾自的抿了一口茶水,向着玄都悠然说道。
“我与南极仙翁师兄,已经将斗法之事,分别向家师与原始师叔,如实禀告。”
“并且已经得到了,老师与师叔允许,不然师弟也不敢贸然前来,搅扰师兄清修。”
玄都闻言,先是向三清宫方向看了一眼。
旋即便将眼睑垂下,语气深幽的问道。
“那师弟此次前来,请我当这斗法的见证人,是通天师叔的意思?”
玄都大喇喇的摇了摇头。
“此番两教斗法,依着师弟与南极仙翁师兄的商议,定下了三局两胜之约。”
“想那阐教门人何其之少,仙道有成的,更是只南极仙翁师兄一人而已,如何能是我截教的对手。”
“我等门下弟子玩闹,圣人老师怕是,不会亲自到场。”
“师弟担心那阐教众人,输了斗法之后,面子上挂不住,便欲请师兄,亲自到场压阵。”
玄都听完,闭目沉思片刻,方才开口道。
“请师弟暂且先回,容师兄仔细考虑一番,再作答复如何?”
多宝道人闻言,也不好再多说,便起身拱手道。
“那师弟便先回去,操办此番两教斗法事宜,静候师兄佳音。”
说罢,多宝道人便告辞而去。
玄都望着多宝道人远去的身影,独自沉思良久。
不知过了多久,玄都方才缓缓起身。
向三清宫中而去,求见太上圣人。
门下童子见是玄都到来,先是拱手一礼,请玄都稍候。
旋即回身,去向太上圣人禀报。
不多时,那童子便快步回返,来至玄都身前道。
“劳小老爷久等了,老爷有请。”
玄都微笑着摆了摆手,也不用道童带路,自行去往太上座前请安。
“徒儿玄都,拜见老师,祝老师万寿无疆。”
太上问道:“玄都徒儿此来,是有何事要问为师。”
玄都拱手道:“启禀老师,先前多宝师弟来寻徒儿,言及阐、截两教弟子的斗法之约。”
“欲请徒儿前去做个见证,徒儿心中有些迷茫,不知该不该去,特来请老师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