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重义,又是个洒脱不羁的性子。
其门下弟子,自然是有样学样,遇事多是直抒胸臆。
原始重礼,治教颇严。
平日也是不苟言笑,阐教之中规矩繁多,法度严明。
故而诸阐教弟子行事,也多是循规蹈矩,以尊礼循法为贵。
此来一路之上,便是因阐、截两教的理念差异,导致南极仙翁与多宝道人争论不休,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孔宣早便知道,两教的教义之争。
所以面对南极仙翁,与多宝道人此番言行,倒是毫不吃惊。
只是那玄都对于此事,表现出了有些放任的态度,令孔宣感到有些值得玩味。
若玄都是自觉约束不住,这阐、截两教的两位大弟子。
方才无奈束手,那倒还算正常。
但若是玄都主动作壁上观,选择对两人的分歧放任自流,那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是不是可以借此看出,太上圣人的一些心思。
孔宣心中念头飞转,但面上却是不露分毫。
燧人氏面对玄都三人的选择,也是表现的颇为得体。
先是向着东昆仑方向,躬身虚拜道。
“燧人氏拜谢太清圣人、玉清圣人、上清圣人,祝三位教主万寿无疆。”
转而又起身向玄都、南极仙翁两人拱手回礼道。
“有劳二位道友远来,山门之内略备了些薄酒,请二位道友稍作歇息。”
说罢,燧人氏便迈步,走到多宝道人身边道。
“你如今身为上清圣人座下弟子,便不宜再对我行此大礼。”
“你我同族之情血脉相连,却是不必时时宣之于口,日后你我以道友相称便是。”
多宝道人满脸的不以为然,对燧人氏道。
“家师常常教导我们,万灵万类,贵之以情。”
“众生心中的纷繁情感,实乃天道为众生赐下的无上至宝,令众生可以心中情感,去观悟世间万物,体会大道真意。”
“也正因万物有情,故而万灵万类,皆有一线成道之机。”
“这便是我截教之根本教义。”
“我今日不忘同族情义,以大礼参拜人祖,才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不负家师一番苦心教诲。”
原始与通天两位圣人教主,这些年里虽有意少提,两教教义的冲突之处。
但阐、截两教弟子,却随着自身修行的深入,对两教教义有所思辨。
两教弟子常在东昆仑中坐而论道,高谈自家教义,批驳对方道统。
延续了两位圣人教主,当初在天婚之时的顺逆之辩。
南极仙翁耳听多宝道人的言语,心中当下便按捺不住,开口反驳道。
“师弟此言差矣,我等若是与人祖私下相见,自当依礼拜之。”
“但我等今日,乃是奉圣人法旨,代表玄门三教,前来观礼道贺。”
“圣人俯览洪荒,维护天道运转,立下圣人大教,教化洪荒众生,贤身贵体,功高德劭。”
“故而我等今日所言所行,都需彰显圣人之尊与大教之重,自当谨言慎行,不可因自身的一点私心,作出有失圣人贵重之举。”
多宝道人听到此处,便挥手打断道:“却是不劳师兄,费心说教了。”
“我等截教弟子,也学不会师兄这般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玄都见多宝道人口出恶言,当即便要出言制止。
但刚刚张口,便被孔宣抢先一步。
“我这里可不是,你们阐、截两教的辩论之地,你们师兄弟之间,闲聊两句倒是无妨,但若是再往下说,便非是做客之礼了。”
“今日便到此为止,三位且先入席落座。”
“若心中还有未尽之言,大可待到你们回转东昆仑后,再关起门来说个畅快。”
不待玄都三人再作言语,众人又听孔云唱名之声传来。
“凤栖山,金宁仙子到。”
五行道门下,尽皆是人族之属。
今日前来观礼的,除了洪荒众仙之外,还有人族的诸位部落领袖。
此时听闻女娲娘娘门下前来,齐齐起身离席,向金宁仙子行礼。
孔宣也是面含笑意,向金宁拱手一礼。
金宁笑着还了一礼道:“今奉女娲娘娘法旨,前来观礼,恭喜孔宣真人觅得佳徒,道统有承。”
“恭喜人祖喜得良师,得闻正法。”
燧人氏闻言,先是向凤栖山方向躬身一礼,谢过人族圣母。
而后向金宁拱手行礼道:“劳金宁仙子奔波,请入席落座,稍作歇息。”
金宁仙子先是肃穆端立,受了燧人氏一礼。
而后便娇笑道:“你这称呼却是错了,且听你师傅是如何叫我的。”
说罢,金宁便嘴角含笑看向孔宣,目光之中尽是狡黠之色。
孔宣笑着摇了摇头,规规矩矩的向着金宁,长身一礼道。
“外甥孔宣,向姨母请安,姨母此来一路辛苦。”
说罢,孔宣便不管众人反应。
转而将金鹏与九凤请至身前,向金宁介绍道:“这便是甥儿先前,向姨母说起过的,甥儿的胞弟金鹏,与弟媳九凤。”
金鹏与九凤先前,便已经知道金宁这位姨母的存在,当下齐齐向金宁行礼道。
“外甥金鹏,甥妇九凤,向姨母请安。”
金宁笑的双眼都眯成了一条缝,上前将金鹏与九凤扶起。
也不管众人环视,自顾自的一手拉着一个,走到一旁聊了起来。
孔宣见金宁的注意力,被金鹏夫妇二人吸引走了,当即便暗自松了口气。
也不管是否合乎规矩,亲自引着玄都三人,去往木台之下的,前排观礼席位落座。
金鹏眼疾手快,见孔宣先一步躲了。
伸手便将梧桐拦下,将其介绍给金宁。
孔宣虽成名颇早,但洪荒之中,却少有人能知道其根脚。
除却明晰世间万物的圣人,便只有金鹏、梧桐等寥寥数人,知道孔宣的身世来历。
便是如镇元子、西王母与十二祖巫等人,也只是在心中有所猜测而已。
孔宣见众人眼神之中,都是充满好奇之色。
当即便苦笑道:“我也是前番,前往凤栖山,拜见女娲圣人之时,才意外与金宁姨母相认。”
“此时人多眼杂,非是详谈之机,待到诸事皆完毕,我定将前因后果,向诸位道友如实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