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虽共掌玄门正统,三教也同以金丹大道为本。
但在根本大法之外,尚有诸多妙法灿若繁星,不可遍数。
那人教,便是以丹道闻名洪荒。
这丹道不仅与玄门金丹正法,颇为贴合。
更可作为人教弟子,参悟三千大道的锚点。
那一张张丹方,写的尽是人教弟子,对于大道的感悟。
那一颗颗仙丹,便是人教弟子,于大道之上求索所得的明证。
丹道与大道互相印证,使人教弟子可时时反忖自身。
太上教主更是夺天地造化之枢机,开辟出外丹之法。
采取天精地气,日月星辉,置于八卦紫金炉中,以兜率紫焰炼之。
丹成之时,自有大道之韵显化,化作九转丹纹,镌刻于金丹之上。
若能食之,便可得金仙之大法力加身,省去亿万载苦功。
若是能领悟,金丹之上的丹纹道韵,便可立地成就金仙果位。
放眼洪荒之中,能炼成此九转金丹者,也只太上圣人一位而已。
阐教则是以,精于炼器之道著称。
凡天地所成灵宝之属,不论先天后天,必是先有一点不灭灵光生成。
而后根据不灭灵光之中,内含的大道之韵,外显成形。
故而阐教弟子,当先观灵宝之形,明其诸般妙用,体悟其灵光道韵,以此作为参悟大道之契机。
那截教中人,则以阵道威震洪荒。
亦是以诸般玄妙大阵为形,彰显其胸中所悟大道。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大道玄之又玄,沓沓冥冥,无形无名,无象无声。
故而修行中人,若想参悟大道。
还需得手中抓住些什么,才可有的放矢。
不至行差踏错,曲解大道真意。
丹道、器道、阵道,即可为玄门三教弟子护道之法。
亦是三清为门下弟子,选定的参悟大道之机。
而那西方二圣所立佛门,除其根本的心修之法,舍利金身之道。
亦有诸如掌中佛国,立大宏愿,以及诸多禅定法门。
为佛门弟子,扫平证道之路上的障碍。
同时也可助佛门弟子,参悟大道,领悟正法。
这也是圣人大教,高明于一众旁门的地方。
而孔宣所创五行造化之法,以体内世界居中统摄。
令修习此法者仙躯圆融,浑身功果一进俱进。
于修为精进方面来说,不逊色于圣人大教之法。
而作为体内世界的始与终,在开辟与破灭之时,便都会有道韵显化。
此道韵便可作为,孔宣门下弟子,参悟大道之机。
日后孔宣门下,凡是修习五行造化法者。
都可借体内世界生灭之机,将两样神通或是法宝,与自身融为一炉。
化作其本命神通,亦或是本命灵宝。
不需要再分心修持祭炼,便可跟随着修为境界一同提升。
成为孔宣门下弟子,求道之路上的重要臂助。
同时也是孔宣门下弟子,参悟大道的抓手。
至此,孔宣所立道统。
方算稍具大教气象,与一众旁门左道区别开来。
之后只需于修行途中,再慢慢增补些神通法门,丰富门下弟子的选择。
便可无愧大教之名,定下传承万世之基业。
......
在洪荒之中,岁月的流逝悄无声息。
草木枯荣,四季寒暑,转眼又是已近千年。
随着孔宣将最后一批,心向佛门之人送入西方。
人族三分之事,便已然落告一段落。
纵观如今人族的分布,足有四成之数。
选择在距离稍近的,三清道场东昆仑处繁衍生息。
只有约不足两成,选择前往极西之地。
投身于西方极乐世界,远离巫妖二族纷争之苦。
余下的接近五成人族,则是留守在不周山山脉之中。
这些留守之人,或是因心中有所牵绊,或是因对外界未知的恐惧,亦或是出于对孔宣与三位人祖的信任。
选择留在了这片,生活了数千年的故土。
随着超过半数的人族外迁,不周山山脉之中,也不复先前的拥挤。
孔宣的五行道山门,便坐落在人族祖地之中。
那五行石碑内容,也已然被孔宣,更易为五行造化法。
凡留守不周山的人族,在采气筑基,服气清体之后。
只需立身于五行石碑之前,便可自明气海境的修习法门。
尽可自回各自部落,潜心参悟,勤加修行。
待到气海境圆满,便可前来人族祖地。
拜入五行道山门,求得真种境的修习法门。
虽可留在人族祖地之中修行,但还不算五行道的正式弟子。
须得明悟五行运转之理,顺利将气海分理,入五脏生根。
方能正式成为,五行道的外门弟子。
得闻造化境之法门,领略到五行造化法的真正精要。
孔宣虽是为应对帝俊威胁,开山门广传人族修行之法,但也只到外门弟子为止。
亲传弟子非比寻常,师徒名分若一但定下,双方便是气运相连。
故而德行、福缘、悟性、根骨缺一不可。
但最重要的,还是看双方,有没有师徒之缘。
便是在三位人祖之中,也只有向道之心甚坚的燧人氏,令孔宣起了收徒之念。
然孔宣如今身为一方道主,收的又是门下亲传大弟子。
日后需要肩负起,一门道统的重担。
外出行走洪荒之时,亦是代表着,孔宣与五行道的脸面。
燧人氏本身,也是人族三祖之一,地位贵重,气运深厚。
故而这拜师之事,不可潦草了事。
孔宣便广发请帖,除去如镇元子这般,交情亲厚的道友。
还往东昆仑、凤栖山、须弥山三处圣人道场,送去了请柬。
孔宣这些年虽久居人族祖地,甚少行走于洪荒。
但在洪荒之中,可不是无名之辈。
先前于东海之上,独对妖族天庭全身而退。
便已然令洪荒之中的,一众大神通者刮目相看。
后又得女娲圣人钦点,担起护持人族之责,尊为人族之师,更是令洪荒侧目。
孔宣此番又是收的,人祖燧人氏为徒。
故而除了孔宣发帖相请的,还有许多不请自来之人。
孔云身为外门大弟子,自然当仁不让,操持起诸般杂事。
领着一众五行道外门弟子,忙前忙后布置会场。
有巢氏与缁衣氏二位人祖,则亲自担起迎宾之事。
人祖祖地之内,一时间高朋满座,众仙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