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玄门的金丹大道,还是西方的舍利金身之法。
亦或是诸如妖修、魔修之流。
虽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在给,修行此道之人搭梯子。
比比谁家的梯子,搭的更稳固更宽广。
可以让修士们更快的将自身仙躯,跃迁至不朽金仙的终极形态。
进而寻求堪破道心迷障,踏上炼神返虚的太乙、大罗之路。
太乙者,有宇宙本源大道之意。
而太乙金仙,便是对那些自身功果已全,转而向内而求。
以鸿钧道祖所传斩三尸之法,正式踏上追寻大道之路的金仙之尊称。
大罗者,意指大罗无量,包容诸有。
而大罗金仙者,俱是三尸斩尽,求得真我灵光,超脱时空,万劫不磨。
非无量量劫而不灭,傲立在仙路尽头的存在。
此辈中人如能再向前一步,便可立证混元道果,得享大逍遥。
自身寿数无限的不朽金仙,看似是站在了洪荒世俗的顶端。
但在由鸿钧奠定的洪荒修行体系中,只能说是追寻大道的起点。
而玄门与佛门之所以被称为正法,能将其余诸多修行之路,统统打为旁门左道。
便是因为金丹大道与佛门心修之法,乃是由圣人高屋建瓴,亲手开创。
玄门的金丹大道最是中正,讲求性命双修,道法自然。
修行之时以天人合一为贵,通过天人交感,参悟大道玄机。
乃至金丹九转之间,其上的每一道丹纹。
都需要修习者对大道的感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方能镌刻其上。
而玄门弟子的这一颗九转金丹,便会成为其之后,求索大道的根本资粮。
那西方佛门的心修之法,虽不似玄门金丹这般清正。
但亦可通过修三昧、明四谛,再辅以白骨观等诸多佛门禅法。
求得紫府灵台之清明,于心性的修持之上建树颇高。
对于其门人后续的做减求空,堪破三尸迷障大有助益。
故而诸位圣人弟子,自修行伊始便快人一步。
法力增进迅猛,道心修持坚稳通透。
对与大道的参悟,也伴着修为的提升,一同精进深切。
三者齐头并进,走的是又快又稳。
孔宣此番闭关,便是以圣人大法为追求目标。
以自身五行大道作为根本,打造出一门通天正法。
然此法虽然亦是源自鸿钧,但终究跟那玄门金丹与佛门心修有所差别。
若是令人族尽皆修习,恐有碍天道。
三清与接引、准提也不会坐视孔宣,将人族搞成清一色。
故而孔宣对三位人祖说道:“不周山山脉虽地大物博,但也不足以支撑人族繁衍。”
“人族必然会在不久之后,被迫走出山中,直面妖族的威胁,吾等当早作准备。”
“吾欲在人族之中,广传吾之五行秘法,使人族快速成长起来,以应对那帝俊的威胁。”
“然吾虽有护持人族之责,被尊为人族之师。”
“但人族得天道所钟,日后还有重任在身,却是不宜尽数修习吾之法门,以免落于藩篱。”
三位人祖虽为人族共尊,并肩而立无有主次尊卑。
但因各自性格不同,日常分工之时,亦有所差异。
三人之中,燧人氏一心扑在道途之上,常常闭关清修,甚少过问人族日常事务。
人族之事便多由巢氏,与缁衣氏共同打理。
二人之间配合的颇为合拍,日久生情之下,顺理成章结为连理。
此时耳听孔宣所言,有巢氏拱手问道。
“先生既然唤吾等前来,想必心中已然有所定计。”
孔宣微微点了点头,道。
“吾欲将余下的大部分人族分成三股,有心慕玄门正法者,可去往东昆仑处繁衍生息。”
“我人族当初前去东昆仑求道的数百人中,已然有不少得入圣人门墙,有他们在暗中照拂,可令人族有所依靠。”
“再者,那东昆仑距此也不算太远,便是帝俊妄图强行逞凶,吾也可及时前去护持。”
“其二,若有向佛之心甚坚者,可由我亲自护送前往须弥山。”
“那西方佛门,地处极西之地,路远难行,远离洪荒中心。”
“但同时,也是远离了风暴的中心。”
“西方本就英才寥寥,那接引、准提二位教主,得人族前往便同如获至宝,必然不会坐视帝俊掳掠。”
“余者,便留守不周山山脉之中。”
说到这,孔宣微微一叹。
“东昆仑与须弥山两处,虽有圣人坐镇,当可令帝俊心中有所顾忌,但说到底还是将自身命运,系与他人一念之间,变数颇多。”
“留守不周山山脉之人,当选根骨天赋出众者,修习吾之五行造化法门。”
“若真遇变数起时,当随吾主动走出山中,与那天庭帝俊舍命一斗。”
“汝三人为人族三祖,当召集诸部人族领袖前来,将此情况明言相告。”
“将其间的诸般风险与机遇,为人族分辨明晰,再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去是留。”
三位人族相视一眼,面色凝重。
缁衣氏拱手问道:“敢问先生,圣母娘娘也是圣人之尊,为何不分一部,前往凤栖山下。”
“有圣母娘娘护持,岂不比那东昆仑,与须弥山要可靠的多?”
孔宣闻言,眼神闪烁道:“女娲娘娘虽为人族圣母,但同时也是妖教教主。”
“那凤栖山毕竟是妖教山门,来往俱是妖族之属,帝俊若想做些手脚,太过简单了。”
“若是帝俊暗中挑动妖族与人族发生摩擦,便是女娲圣人心向人族,恐也不好偏护。”
诸圣虽是各怀心思,但不约而同的,选择坐视屠巫剑之事发生。
孔宣令人族迁往东昆仑与须弥山,乃是因三清与接引、准提成圣的根本。
便是在随着人族出世,显现的教化之机上。
人族向诸圣道场迁徙,三清与接引、准提不论是否乐见其成,但总归是不好出手阻拦的。
届时,五位圣人若是出手庇护,自然是皆大欢喜。
若是依旧坐视不管,任由帝俊在其眼前杀戮人族。
那与人族离心离德的,便是诸位圣人了。
孔宣倒要看看,圣人们会作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