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虹脑海中闪过诸多念头,最终两眼一黑,完全失去了意识。
“任凭你是什么高手,一剑穿喉,该死还得死。”
燕秋拔剑,心脏扑通扑通乱跳,越境斩杀强敌,他心里多少还是会紧张。
幸好,结果很顺利。
朱紫虹有三点没有预料到,第一是没想到韩清早已经识破她身份,会突然偷袭,故而一开始还坐在地上,剑刃也在剑鞘中,来不及迅速应对。
第二是她看到自己丢掉剑器,心中放松了警惕,却是没想到自己有万剑宫,可随时召唤出另一柄剑器。
第三是她没想到自己会云霄九剑这般灵剑谷秘传剑法,再搭配轻灵词条,快到她躲闪不过来。
这三点,再加一点,朱紫虹身受重伤,这才一剑封喉,决出了胜负。
燕秋深吸一口气,剧烈跳动的心慢慢平复下来,目光一扫,掠过朱紫虹的尸体,接着便是一阵狂喜。
“这般高手,身上一定有很多宝贝!”
他伸手快速摸索了一阵,果然搜出一大堆好东西。
“尸体怎么办?”
一个问题摆在眼前,他第一眼想到的是去衙门兑换银两,但这可能延伸出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武功会暴露。
即便朱紫虹重伤,也不太好解释他怎么一剑封喉,仅靠白虹剑法想做到这一点基本不可能,毕竟白虹剑法只是最基础的下乘剑法。
“不知能不能把尸体收入万剑宫?”
燕秋思量着,伸手抓住了朱紫虹,心念一动,嗖一下,这尸体凭空消失。
“成了!”
“活物不能收,但尸体是死物,能收进去,这下稳妥了!”
“那就先不急着去衙门兑换赏金,等小爷实力变得更强,不再畏惧城内任何人,再去兑换也不迟,反正尸体在我手里,也没人能将赏金领走!”燕秋心里拿定了主意。
他还没得及清点收获,外面又响起一阵脚步声。
燕秋回身,捡起地上的凤鸣长剑,准备随时出手。
吱呀一声,门又被推开了,进来一个高个子青年。
燕秋定睛一看,身体放松了下来,来人是黎春。
“咦,燕兄弟,你怎么也在?”
“进来躲躲,黎兄,这怎么满面愁容?莫非受伤了?”燕秋诧异。
“哎,跑得太急,半道上俺的练武札记丢了,那是俺三叔从府城带过来的,太可惜了。”黎春一屁股坐在地上,连连叹气。
燕秋嘴角抽搐,那是什么狗屁的练武札记,分明是春宫图,不过他也没揭穿,假装不知道:“可惜啊可惜,黎兄真乃好学之人,不过我要纠正你一点,咱们那不叫逃跑,那叫战略转移。“
“战略转移?”黎春疑惑。
“对,战略转移!”燕秋点头。
…
接下来几个时辰,两人就躲在这破庙中,都是不敢入睡。
一直到天大亮,黎春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燕兄弟,天亮了,咱们回去转转?”
“嗯,走吧。”燕秋点头。
两人原路返回,不多时就看到了那一座熟悉的路边长亭,亭子里还有几个熟悉的身影,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周一通。
“师弟,你没事啊?这可真是太好了!”周一通看到两人的身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我没事,大师兄看来也没事。“燕秋看到他龙精虎猛的模样,就知道没啥问题。
一旁黎春感概道:“昨天太混乱了,也不知死了几个人?”
周一通叹了口气:”怪我,要不是我突然肚子痛,必然拔剑出手,将那几个黑衣人斩杀,绝不会有人受伤死亡。”
燕秋嘴角抽搐,蓦然响起昨天周一通撒腿狂奔的模样,那可不像是肚子痛。
黎春也沉默不语,心说,昨天就你小子跑得最快。
“过去的事先不提了,咱们在这儿等待曹大人的下一个命令!”燕秋道。
“好!”
…
时间倒退几个时辰,入夜,明月高悬。
清远镇北,一座四进大院里,孙福通带领铸剑山庄以及来自各大势力的一众武者正在此休息。
庭院深处,一栋屋舍里,孙福通正盘膝坐在软榻上,手里一边盘着一串佛珠,一边诵读佛经,内心祈求不要死太多人。
“庄主,晚膳时间到了!”外面进来一位灰衣老者,手里端着一个木盘,盘子里有米饭,以及三菜一汤。
“放下吧。”
“好!”
老奴转身离去,孙福通没有急着吃饭,继续盘坐着诵读佛经,准备等这一篇佛经读完再吃饭。
未曾想,佛经刚诵读完三分之二,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哀嚎声。
“哎哟,肚子好痛!”
“这饭菜有毒!”
孙福通眉头一皱,快步出门,看到院子里,他的诸多随从都抱着肚子,扑倒在地,发出一阵痛苦哀嚎。
“王伯,怎么回事?“孙福通发问。
灰衣老者也是一脸茫然:“庄主,有人在饭菜里下毒!老奴也不知发生了什么?“
话音一落,忽然,西北方向传来一声弦响,老者被一箭穿心,当即瘫软在地。
“谁?”
孙福通心里一惊,抽出了随身佩剑。
嗖嗖嗖!
几个黑衣人从房顶上一跃而下,迅速将孙福通包围在中间。
“你们是朱紫虹的人?嗯,不对,原来是局中局,有人想取我性命,铸剑山庄的生意让太多人眼红,只是没想到真有人敢对我下手,我可是灵剑谷外门弟子,我铸剑山庄每年都要向谷中上交大量银两,你们就算杀了我,也休想接管山庄,而且还会招惹来灵剑谷报复,如此一个都别想跑!!”孙福通大声道。
“孙庄主,你想多了,我等是五毒剑宗弟子!”一人声音嘶哑。
“别磨蹭,快动手!”另一人催促道。
“你记住了,杀你者,朱紫虹是也!!!”
“杀!”
一刹那,孙福通和几个黑衣人陷入激战,院中刀光剑影,寒光闪闪,令人胆寒。
…
古战场东侧,还是那一座熟悉的街亭下。
燕秋等人都在耐心等待曹庄等人的下一条命令。
从上午一直等到下午,众人虽然出发时携带了一些干粮,但只能维持三日。
到黄昏时分,燕秋蓦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悠长沉重的号角声。
这是集结信号,出发前,曹庄已经提前说明,若听到号角声,立刻前往古战场外围,一座名为方寸的小山下集结。
不多时,一行人循着声音抵达了方寸山下,这里已经聚集了几百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