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的师兄是郭靖 第69章 天下贤才尽为我所用

作者:弗忧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7:03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到了晚上,灭绝师太设宴为李岳接风,席间又近距离仔细观察,见李岳虽然脸庞仍显稚嫩,但举止沉稳老练,灭绝更加确信,李岳定是隐秘的豪门大族精心培养出来的精英子弟。

李岳在峨眉山住了一天,第二天中午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喜乐,离开了峨眉山。

回到沔县看了看,张定边这里干的不错,这一个来月的时间,利用县里的粮仓,收容了不少难民,从中挑选出青壮,训练成军,已经有了千余人规模。不得不说,张定边不愧有名将之资,靠着兵书自学,将这些平民青壮训练的有声有色,已初具战斗力。

苏县令也挺配合,不管是不是真心吧,反正老老实实的按李岳的交代做事,也算兢兢业业。李岳看他表现不错,给了他一粒解药,苏县令千恩万谢,然后又是一顿大表忠心。

张定边皱着眉对李岳说:“师父,周边各县都有不少流民,更别说北边的中原地区,有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只要有粮食,兵要多少有多少,只是靠沔县一县的粮食,实在是不够。”

“我知道,不用急,我明日就要出发去江南,给你解决钱粮的问题,顺便还要拜访几个人。”

“师父您刚回来又要走?”

“沔县这边交给你我放心,你需注意一点,一定要整顿好军纪,别忘了咱们的初衷,是要为天下所有苦难百姓打造一个盛世,所以咱们的军队,绝不能做欺压百姓的事,宁愿饿死,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是铁律。”

“是,弟子记下了。”

第二天,李岳再次出发,这次的目的地是江东,去办谋划中的那几件事。可还没等他到目的地,就碰上了一件意外之喜。

这一天,李岳正骑马赶路,突然听到一阵敲木鱼的声音,有一名青年和尚正孤零零的在路边盘膝而坐,敲着木鱼念经。李岳好奇之下,停马驻足观看了一阵。

在和尚的面前,是一片松软的新土,周边还残留着不少血迹,这里之前发生过什么,也就不难猜出了。

等和尚念完了经,李岳掏出一锭银子抛给了他。

“请大师买些香烛纸钱,以祭奠亡灵。”

和尚接住银子,施了一计不很标准的佛礼。“多谢施主,洒家这就去购买元宝香烛,不过……说来惭愧,洒家也不是什么真和尚,这身行头不过是为了方便化缘和投宿寺庙,混口饭吃。至于佛经,也没学过几部,罪过罪过!”

李岳笑着说:“大师虽然是假和尚,却比许多真和尚更有慈悲心,实为难得。”

“施主真知灼见,令洒家佩服!”

和尚去购买元宝香烛,李岳离开后继续向前赶路,到了前方的小镇,找了家客栈投宿。

凌晨天色将明之时,突听得远处一阵喧哗,似乎有打斗的声音,中间夹杂着蒙古语的叫喊。

不管谁跟蒙古人打架,我李岳肯定要帮帮场子!

李岳从窗口跃出,从屋顶上靠近打斗的地点,此时喧哗的声音渐渐变的小了,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李岳趴在屋顶上看去,一队蒙古士兵将一所民居团团围住,院落里横七竖八倒着几具尸体,蒙古兵正将五名五花大绑的汉子从屋里押出来,其中一人,正是白天见过的青年和尚。

李岳从暗处突然暴起,三下五除二解决了这一队蒙古兵。被擒住的那几个人看得呆了,本来以为这次死定了,却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救兵,凶悍的蒙古兵在他面前跟纸糊的一样。

李岳挥剑切开了捆绑他们的绳子,这时那名和尚才认出来李岳,重重的一抱拳,单膝跪在地上,另外四人也在他身后单膝跪倒。

“原来是您,多谢英雄救命之恩!洒家朱重八,以后这条命就是英雄您的!”

“你……叫朱重八?”

“正是。”

没想到,这和尚就是洪武大帝朱元璋,李岳重新细细打量他的长相,虽然脸是长了点,但也是明眉大眼,相貌堂堂,跟网上流传的图片中那种反人类长相截然不同。

“快快请起,蒙古人为什么抓你们?”

朱重八略微一顿,但看了一眼满地的蒙古兵尸体,随即没有了顾虑,正色说道:“实不相瞒,洒家与这几位志气相投的朋友,商量好了要去投义军,誓要推翻这残暴的蒙古朝廷,却不想走漏了风声,引来蒙古人围捕,若不是英雄您出手相救,恐性命就交待在这了,多谢英雄相救!”

“不必客气,只要是反抗蒙古人的仁人志士,都是李某的朋友。”

“原来英雄您姓李?听您的意思……您也是义军?”

“正是,实不相瞒,我已经组织了一支义军,准备举义旗起事,不过现在只是创建之初,不成规模,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几位可有兴趣来与我共创大业?”

朱重八与几位朋友交换了一下眼神,都表示同意。本来他们想要去投明教,可是他们到了明教,也不过是底层的士兵或小军官,而李岳这边是初创的草台班子,他们去了就是元老。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至于队伍的前景,不需要担心,在这个时代,造反是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遍地都是流民,只要登高一呼,顷刻间从者如云。

更何况,李岳不仅武功高强,还刚刚救了他们的性命,不好意思拒绝,何不顺水推舟,岂不美哉?

“我们愿意追随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几个人依次通报了姓名,有汤和、朱升……都是濠州本地人。

李岳是第一次扯旗造反,不过以前郭靖召开英雄大会、组织义军的时候,他都在旁边看着,现在也学着郭靖的样子,豪爽的对众人说:“以后都是好兄弟,大家众志成城,推翻蒙古暴政,为天下百姓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众人附和着喊了几句口号,李岳又说:“我们的根基在荆襄一带,我此来江淮,是有几件事要办,你们五个先跟着我,等办完事再回去。对了,久闻濠州人杰地灵,你们可还知道哪些贤才?”

汤和想了想说道:“邻村有位徐小舍,姓徐名达,为人仗义豁达,虽然年轻,名声却为人称赞,还精通拳脚功夫……当然了,那点三脚猫功夫在主公您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这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报了不少人名,李岳抬手止住他们,问道:“有位叫李善长的,你们认识吗?”

几人面面相觑,都摇头表示没听说过。

“算了,我们先去拜访一下徐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