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十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
贾珑骑在战马上,身后是整齐列队的虎贲军将士。
他们从漠北凯旋,带着瓦剌、鞑靼各部首领的降书,带着千里草原的臣服,缓缓驶入京城。
“侯爷,前面就是永定门了。”亲兵贾福指着远处高耸的城门楼,声音里掩不住激动。
贾珑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道路两旁跪迎的百姓。
三个月前,他还是那个在拒北城为百姓开仓放粮的将军。
如今,他已是平定漠北的冠军侯。
“圣旨到——”
尖细的嗓音穿透人群,一队锦衣太监快步而来。
为首的大太监展开明黄卷轴,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冠军侯贾珑平定漠北有功,加封宁国公,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钦此。”
“臣,谢主隆恩。”贾珑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圣旨。
大太监笑眯眯地扶起贾珑:“国公爷,陛下在乾清宫等着您呢。老奴听说,连庆功宴都备好了。”
“有劳公公带路。”
贾珑淡淡说道。
乾清宫的庆功宴持续到酉时才散。
贾珑婉拒了同僚们的酒约,径直回了荣国府。
“珑哥儿回来了!”
贾母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
贾珑快步上前,跪倒在贾母跟前:“孙儿给老祖宗请安。”
“快起来,快起来!”贾母拉着贾珑的手,上下打量,“瘦了,也黑了。北边风沙大,可苦了你了。”
王夫人抹着眼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贾珑环视一周,目光在几位姑娘身上停留。
林黛玉穿着淡紫色褙子,正用帕子掩着嘴轻咳;薛宝钗一袭鹅黄衫子,端庄娴静;探春、迎春、惜春三姐妹站在一起,眼中满是崇拜。
“珑兄弟。”宝玉挤过来,笑嘻嘻地拉着他的袖子,“你可算回来了。林妹妹天天念叨你呢。”
黛玉顿时红了脸,嗔道:“二哥哥胡说!我何曾...”
“好了好了。”贾母笑着打断,“珑哥儿一路劳顿,先让他歇息。明日再说话不迟。”
贾珑却道:“老祖宗,孙儿还有一事。圣上已下旨,让我承袭宁国府爵位。”
堂内顿时一静。
宁国府自贾珍死后,一直由尤氏勉力支撑。
如今贾珑以军功承袭,名正言顺。
贾母沉吟片刻,点头道:“这是你的造化。只是...”她看了眼黛玉和宝钗,“你年纪不小了,也该考虑终身大事。”
贾珑耳根微热:“孙儿明白。”
宁国府正堂,贾珑端坐在主位上。
尤氏领着贾蓉、贾蔷站在下首,神情忐忑。
“嫂子不必多礼。”贾珑温声道,“我虽承袭爵位,但府中事务还要仰仗嫂子操持。”
尤氏松了口气:“国公爷言重了。妾身定当尽心。”
贾珑看向贾蓉:“蓉儿年纪不小了,可有功名在身?”
贾蓉羞愧低头:“回叔叔的话,侄儿...侄儿还未曾...”
“明日去国子监报到。”贾珑不容置疑地说,“我贾家子弟,不能只知享乐。”
他又转向贾蔷:“蔷哥儿武艺不错,可愿入虎贲军历练?”
贾蔷惊喜抬头:“侄儿愿意!”
处理完府务,贾珑独自来到后花园。春日的阳光透过梨树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
“珑哥哥。”
轻柔的呼唤从身后传来。贾珑转身,看见黛玉站在一株海棠树下,花瓣落在她肩头,恍若画中仙子。
“林妹妹怎么来了?”贾珑不自觉地放柔了声音。
黛玉低头绞着帕子:“听说...听说珑哥哥明日要去面圣,我...我做了个平安符...”
她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香囊,上面绣着青松白鹤。
贾珑心头一暖,接过香囊:“多谢妹妹挂念。”
“珑兄弟原来在这里。”
宝钗的声音从回廊传来,她手捧一个食盒,笑吟吟地走近:“我做了些点心,想着你军务繁忙,怕是没好好用膳。”
贾珑看着眼前两位绝色佳人,忽然明白了贾母的暗示。
第二日早朝后,景泰帝单独召见了贾珑。
“爱卿平身。”景泰帝坐在御书房的书案后,神色和蔼,“漠北之事,爱卿处理得很好。”
贾珑恭敬道:“臣不敢居功,全赖陛下洪福。“
景泰帝笑了笑:“朕听说,荣国府的老太太已经在为你物色亲事了?’
贾珑心头一跳:“陛下明鉴,臣...”
“不必紧张。”景泰帝摆摆手,“朕今日叫你来,是有两件事。其一,朕决定设立北庭都护府,由你兼任都护,统辖漠北军政。”
贾珑跪地领旨:“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其二...”景泰帝意味深长地看着他,“王贵妃为王子胜之事耿耿于怀。你若能娶一位王家女子为妻,或可化解这段恩怨。”
贾珑沉默片刻,坚定道:“陛下,臣的婚事...臣想自己做主。”
景泰帝大笑:“好!不愧是朕的冠军侯!既如此,朕为你赐婚如何?”
贾珑愕然抬头。
“林如海之女黛玉,薛家宝钗,都是难得的才女。朕准你一并娶了,如何?”
贾珑耳根通红:“这...这...“
“怎么?不满意?”景泰帝揶揄道,“还是说,你心里另有其人?秦家那个...”
“臣不敢!”贾珑慌忙道,“只是...林妹妹体弱...“
景泰帝挥挥手:“罢了,你自己斟酌。退下吧。”
三月十五,宁国府大摆筵席,庆贺贾珑承爵之喜。
花园里搭了戏台,请了京城最好的戏班。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长辈坐在上首,贾珑陪着说话。
“珑哥儿,“贾母笑眯眯地说,“前儿个史家老太君来信,说湘云那丫头念叨你呢。”
薛姨妈接口:“可不是,我们宝钗也...”
“娘!”宝钗红着脸打断。
贾珑轻咳一声:“老祖宗,孙儿正有事相求。”
“哦?”
“孙儿想...想求娶林妹妹和宝姐姐。”
间顿时安静下来。黛玉手中的茶杯差点跌落,宝钗也呆住了。
贾母和王夫人对视一眼,忽然笑了:“好好好!双喜临门!”
薛姨妈有些犹豫:“这...不合规矩吧?”
贾母拍拍她的手:“有什么不合的?珑哥儿是国公,娶两个正妻有何不可?再说,她们姐妹情深,共侍一夫岂不美哉?”
黛玉羞得躲到了贾母身后,宝钗也低头不语,但嘴角却微微上扬。
贾珑松了口气,目光扫过人群,忽然看到站在角落的秦可卿。这位侄媳妇神色复杂,眼中似有泪光闪动。
一年后的春日,宁国府花园。
黛玉抱着刚满月的儿子,坐在秋千上轻轻摇晃。宝钗在一旁绣着小衣裳,不时逗弄孩子。
“姐姐你看,他笑了。”黛玉柔声道。
宝钗凑过来:“真像珑哥哥。”
贾珑从回廊走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北庭来信,鞑靼部进贡了百匹良驹。”
他俯身亲吻黛玉的额头,又轻抚宝钗的发丝,眼中满是柔情。
远处,秦可卿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正在赏花。
小女孩蹦蹦跳跳,喊着:“爹爹!爹爹!”
贾珑笑着招手:“来,到爹爹这里来。”
春风吹过,满园花香。
宁国公府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