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穿越成马谡之子 第67章 敦煌索氏

作者:牛奶泡花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5:25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处理完了郝昭之事,马哲也到了与马谡分别的时候。

此次他不回成都,而是直接去雍州上任,魏延则上任凉州。

“爹,孩儿就要走了!此去雍州,估计下次相见,就要等到年底回成都述职的时候了。”

“嗯!大丈夫何来这些儿女情长!”马谡骄傲道:

“你小小年纪,就能领雍州刺史,可给你爹我长脸。以后我看谁还敢在我面前夸耀谁儿子厉害的。”

然而马谡自己却是最儿女情长的,一个人背过身去偷偷抹眼泪。

这么多年,马哲还是第一次离开他身边这么远,而且还是这么久。

“雍州胡汉杂糅,去了那里,凡事都要小心谨慎,要笼络当地的汉人士族,万不可与之冲突。”

马谡反复叮嘱他道:

“有本地士族帮衬,凡事你才能玩得转。”

“知道了,老爹!”马哲答应道:

然马谡却还是不放心,再次提醒道:

“你之前与我说的天下无士族,太理想了,那是决决无法成为现实的!”

“你可千万不要犯浑,去拿世家开刀。士族势力盘根错节,是万万不可得罪的。”

马哲无奈,“行了行了,爹,我知道了,你可真是比我娘还唠叨!”

“爹这不是怕吗?谁知道你这臭小子会不会犯浑!”

见马哲有些烦了,马谡也不再多说,只将满腔担忧藏到心底。

“放心吧!老爹!我知道该怎么做。”

马哲忽然上前,一把抱住了马谡。

面对儿子这种表达爱的方式,马谡刚开始还感觉有些别扭,老脸都不禁一红,不过随后他还是尝试着抱住了马哲。

“爹,保重!”

马哲松开手,随后头也不回地离去。

两行清泪从眼角流下,咸咸的,流进了嘴里……

……

敦煌郡,索氏家族。

其家族成员正在开会,商议要事。

之前雍州归曹魏管辖,他们也被曹魏敕封了官职,可如今雍州已归蜀汉,他们需要确立今后的政治路线。

索氏源出殷商公族,子姓后裔,先秦时封于京索。

汉武帝时期,太中大夫索抚因直谏被贬,率宗族从钜鹿迁至敦煌,成为索姓始祖。

到了王莽之时,索骏一支再迁敦煌,世人称“南索”,索抚后代称为“北索”。

窦融经营河西时“抚结豪杰”,索氏因此参与地方军政。

至汉末,索氏凭借经学传承,以及和张氏、阴氏联姻,已然成为“累世官族”。

“依我看,管他什么大魏、大汉,都和我们无关。谁当地方官,也动不了我们。”说话的是索竟,北索一脉的年轻一代,为人嚣张跋扈,常鱼肉乡里。

“话不能这么说!他们毕竟是中央政权,明面上我们还是要听从朝廷诏令!”南索一脉的索命并不认同索竟的话。

“什么中央,不过是一偏安政权而已,自身都难保,还想来插手河西事务?”索竟的二弟索赔,反驳索命道:

“就是,我索氏制霸敦煌数百年,岂轮到荆州马氏指手画脚!”索竟的三弟索要也帮腔道:

索命看着在场众人,大多都是支持北索一脉,压制他南索。他冷笑道:

“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可多少还是得给强龙几分薄面,还是与新任刺史交好为宜。”

南北两脉争论不休!

“好了,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坐在上首的索湛斥责道:“叫你们来,是商量怎么办的,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

索湛正是敦煌索氏这一任的宗主,属于北索一脉。

“彦义,你认为该何如?”索湛朝他左边的索劢问道:

索劢正是南索一脉的脉主。

索氏内部,北索一脉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占据大量的政治、文教、经济资源,南索一脉只能沦为支脉。

但南索一脉也并非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因为他们掌握了军事资源,南索脉主索劢官居贰师将军,这也是之前曹魏主政雍州时,有意为之。

“蜀国虽偏安,但占据兴汉大义,正如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吾等还是不能与之交恶!”

索劢目光闪动,他也是存了浑水摸鱼的心思,想要利用雍州当前的政治动荡,来为南索一脉谋取利益。

索湛思索片刻,沉声道:

“无论如何,还是先等雍州新来的刺史到任再说吧!吾听闻他可是蜀汉北伐的首功,也不知究竟是个怎样人物?”

……

……

“子思,我们真的要打扮成这样进城吗?”姜维看着自己的白衣素装,感到十分不自在。

这正是商人阶层的普遍标志,因无饰白衣象征着“无官爵功名”,且着白衣能相对自由地通行于战乱地区。

这正是“白衣通行”的潜规则。即使敌对势力交战,也不会轻易拦截白衣商人。

不过因为吕蒙假扮商人白衣渡江,利用“白衣通行”的惯例麻痹关羽守军,此举导致世人对“白衣”的信任有所崩塌。

“是的,我们此次正是要伪装成贩卖丝绸的富商!”马哲穿着葛布做的短衣长裤,虽说质感不如蜀锦,但也算舒适。

“我还是不太理解,直接以雍州刺史的身份进城不好吗?何必多此一举!”姜维疑惑道:

马哲笑曰:“伯约此言差矣!若以官员身份进城,则许多东西我们就看不到了,微服私访,方能看到敦煌的本来面目。”

“好吧!”

姜维无奈地叹了口气,旋即他又不解道:

“就算如此,可子思为何不去武威?当年献帝初设雍州,治所便放在武威。”

“虽说后来伪魏将治所移到长安,可武威毕竟也是河西地区的政治中心,何必要来敦煌?”

马哲笑了笑,问道:

“伯约认为河西四郡中,最重要的是哪一郡?”

姜维笃定道:“自然是政治中心武威郡!敦煌位于河西最西端,实属边陲!”

“非也非也!”马哲摇了摇头,道:

“自曹操将雍州治所迁至长安,武威的政治影响力便大不如前。等贾诩死后,曹丕曹睿重曹氏亲贵,武威贾氏更是日渐衰落。”

“敦煌虽处西陲,然连通西域诸国,乃商贸要地。敦煌索氏更掌文教、贸易,有为河西第一大族趋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