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穿越成马谡之子 第126章 陆逊伐蜀

作者:牛奶泡花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5:25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一个月后,防御东线的十五万大军和镇守北境的五万人马会合,在三司马的带领下,开始抵近潼关。

而东吴在得了合淝之后,孙权喜不自胜,他当即决定同意曹叡的求情,向西出兵,攻打益州。

陆逊携水陆军队十万,齐头并进,向夷陵进发。

十几年前,他就是在这里一把大火,尽灭蜀汉精锐,并让刘备哀痛而亡。

这一回,他将故地重游,再在这里重创蜀军。

他本来就是反蜀派,对蜀汉政权抱有极大敌意,早就谋划对蜀汉用兵,今日终于得以实现。

蜀汉举国上下,几乎所有的士兵都被抽走,调到五丈原了,国内空虚无比。

连成都的兵马都几乎被抽空了,更遑论夷陵,估计也就能凑个一两千士兵出来吧!

诸葛亮也是认为吴蜀乃联盟,值此关键时刻,认为吴国不会趁火打劫,攻击自身。

甚至此前,他还一直期盼吴国能和他一起进攻魏国,在东西两线,一起给伪魏上上强度。

然而他忘了,孙权想要联合的是一个国力弱小的蜀国,而不是一个强大的蜀国。

他大魏吴王孙十万必须要在联盟内占据主导。

……

……

夷陵的一两千蜀军如何能是陆逊十万大军的对手,即便蜀军将士个个浴血奋战,也完全没有胜算的可能。

战斗是从早上开始的,到晚上吃饭点就结束了,陆逊占据了夷陵,让士兵们吃了顿晚饭。

随后便进入三峡,准备占据秭归!

秭归是一座坚城,城外三峡水道作为天然的屏障十分狭小,且水流湍急。

陆逊虽十万兵,也难发挥其力。

而且有了夷陵作为缓冲,秭归守将提前做好了准备,虽然人数照样不多,拢上从夷陵撤退回来的败兵也不到三千人。

但依靠自然屏障,还是撑住了第一波攻击。

“速派斥候前往成都通知陛下,东吴鼠辈进犯益州,目前贼军已攻克夷陵,臣等正死守秭归,望陛下速派援军支援。”夷陵守将说道:

“唯!”

斥候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迅速赶往成都,汇报这里的情况。

“将军,敌军太多,秭归虽为坚城,恐怕也守不了多久,还是得早做打算啊!”一个参军说道:

守将一脸严肃,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无奈地叹了口气道:

“能守一天是一天,能守一时是一时,做好我们该做的就是了。大不了就退守白帝城。”

“东吴鼠辈想趁丞相对伪魏用兵时,灭我炎汉,实属痴人说梦!”

陆逊一刻也不停歇,直接就对秭归城发动了猛攻。

城头的蜀军则是拼命射箭,将敌军尽数射落,不让他们靠近城头。

在秭归将士众志成城之下,陆逊连攻三天也未能占得便宜。

然而秭归城已被围困,这座小城之中,存粮很少,已有断粮之危。

东吴进犯的消息也终于是送到了刘禅的手里。

听到这个消息,朝堂上下一片震惊,谁都没想到东吴竟然会做出此等背信弃义之事。

更关键的是,此时蜀中空虚无比,所有的军队都被诸葛亮带走了。

“众卿,有何法子啊?若是不行,就尽快通知相父回援吧!”刘禅着急的都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焦虑无比,又茫然无措,在朝堂上走来走去,不晓得应该怎么办?

“陛下,万万不可!”长史蒋琬走了出来说道:

“前线战事目前正处在至关重要的时刻,若是随意退兵,恐会破坏大局,且会让马哲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绝不能撤军。”

“蒋长史这话就说不通了,现在东吴十万大军正溯流而上,我炎汉数座城池都岌岌可危,成都危急,社稷有倾覆之险!难道这种时候不想着大军回援成都,还要继续北伐吗?”

一位益州派领袖冷冷道:

“陛下,北伐之事,丞相已准备毕其功于一役,万不可轻言放弃,前功尽弃。”

蒋琬毫不理会益州派那人,继续劝说刘禅道:

“陆逊虽人多,号称十万,可却不过乌合之众。昔年魏将张辽以八百众就杀得孙权十万部曲丢盔弃甲,损失惨重,甚至差点活捉了孙权,全然不必惧怕。”

刘禅陷入了沉默,纵使蒋琬说的再有理,可陆逊十万大军也不是开玩笑的,万一白帝城也守不住,则东吴联军长驱直入,成都也就危险了。

见刘禅犹豫不定,蒋琬又说道:

“臣愿亲率成都、江州所余全部兵士,赶往前线,必不让东吴鼠辈迈进白帝城!”

刘禅还下不了决心,朝堂之上,荆州派众人也叩首道:

“臣也愿往!”

见朝堂之上这般情景,刘禅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能无奈说道:

“既然诸公有此心,朕心也甚慰,不过我炎汉诸般政务,尚需众卿处理,不可尽去!就由蒋长史率各地之兵,极速赶赴前线。”

“唯!”

蒋琬领了命令,当天就集结成都及周边所有人马,朝白帝城赶去。

他已预感,夷陵和秭归两城坚持不了太久,只能将白帝城作为最重要的防线。

他所带的人马也不多,只凑了约摸五千人,加上秭归和白帝城原有的兵马,全算一起也不过万人左右,比起东吴十万大军,有十倍的差距。

且蒋琬文官出身,不善领兵,诸葛亮又将几乎所有的军事将领都给抽走了,军事水平也比不过陆逊。

能不能守住白帝城,真就全看天意了!

“丞相,蒋琬能为你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此次北伐,您一定要大获全胜啊!”

蒋琬面朝诸葛亮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随后便义无反顾地赶往前线。

……

……

然而诸葛亮的情况却很糟糕。

当然这里不是说军队、战事情况,而是指的他的身体。

丞相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现在是日日咳血,脸色苍白,每天都吃不下饭。

然而他依旧操劳无比,军中一切事宜,无论大小,他都要亲自决断,得不到任何休养休息的时间。

这使得他的身体愈发承受不住,越来越差!

食少而事烦,岂可久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