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穿越成马谡之子 第116章 李严被罢

作者:牛奶泡花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5:25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丞相!此次你贻误战机,恐怕要再向陛下请罪,自降三级了吧!”李严得意道:

他还以为万无一失,那死士已经销毁他之前让诸葛亮退兵的书信了呢!

“看来你为这一天已经筹谋许久了啊!”诸葛亮叹气道:

李严默不作声!

“也罢!既然如此,我自会亲向陛下解释清楚一切!”诸葛亮无奈道: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解释!”

李严说完,拂袖而去!

……

……

几日之后,诸葛亮的大军回到成都。

这几日中,事情不断发酵,益州派也准备借这次机会推波助澜,不求能将诸葛亮赶下台,但也要削弱其权力。

早朝,众人都早早的就到达了朝堂,各人都做好准备,要对诸葛亮发难。

“陛下,诸葛亮妄自撤军,贻误战机,请陛下加以责罚!”益州派率先发难。

刘禅没有回应,只不解地问道:

“相父,先前李严来信,说你只是假意撤军,目的只是为了引诱魏军出城,与之决战!怎这次竟真的撤军了,是否前线有异常?”

“禀陛下!臣从未给李严说过此话,此皆为李严所编造!”

诸葛亮此话一出,众人都猛一抬头,皆震惊无比。

李严更是脸色大变,他连忙出列,说道:

“陛下明鉴,臣绝无欺君之事,此事纯属诸葛亮妄加抹黑,臣在诸葛亮撤军前,便已上书陛下,说诸葛亮此举乃是疑兵之计,还请陛下明鉴!”

“这……”

刘禅陷入了迷茫,他实在是不善于处理这些麻烦的事情。

李严则悠哉悠哉的看着诸葛亮,他还在做着能开府治事的春秋大梦呢。

“相父,朕之前确实收到了李严的文书,此事李严并无编造,还请相父详细解释一下!”刘禅说道:

诸葛亮从袖中翻找一阵,随后找出了两本奏疏。

“陛下,这两本奏疏皆是李严亲手所书,陛下一看便知此事前因后果。”

李严余光瞥见那奏疏,当即震惊不已,冷汗当即就下来了。

“这怎么可能!这手书我应该毁掉了才是!”

李严恐惧无比,他两腿发软,差点就瘫倒在了地上。

李严前后书疏的原本手迹被递送给了刘禅。

刘禅看着那两份前后不一的手书,一封是写给诸葛亮的密信,说粮草不济,请求诸葛亮退兵。

其中哀求之意卑奴屈膝,令人简直作呕!

而另一份则是李严上表给他刘禅的正式奏疏。

正是写明诸葛亮退兵乃引蛇出洞之计,并非真的退兵。

还说前线粮草充足,自己一直在竭力保障前线的粮草安全之类云云。

刘禅看完,当即理清了前因后果,当即大怒,将两份奏疏掷到地上。

“李严,你自己看!你这两封信前后矛盾,分明就是在给自己运粮不济一事开脱!”

刘禅怒不可遏,从龙椅上站起来斥责道:

“若是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朕看在过往的功绩上,也就对你从轻处罚了。可你竟敢污蔑丞相,故意陷害丞相说他贻误战机,其心可诛,朕绝不能轻饶了你。”

李严辞穷理屈,整个人都瘫倒在了朝堂之上,像块烂泥一样,坐都坐不起来。

他只得疯狂叩头认罪。

“陛下恕罪,臣也是一时迷了心窍,还望陛下开恩!”

刘禅则将目光看向了诸葛亮,对李严如何处罚,最终还是要看后者的意思。

李严也察觉到了刘禅的目光,他跪着挪动到诸葛亮面前,求饶道:

“丞相,我也是误听谗言,被猪油蒙了心,才会犯下如此大错,还请您看在先帝的份上,饶我一命!”

诸葛亮闭上双眼,一副无力的样子,他无奈地叹了口,朝刘禅说道:

“陛下,自从先帝驾崩,李严的心思全想着家庭,尚且搞些小恩小惠,只想平稳处世求名,全不顾国家大事。”

“为臣北往出兵,希望让他带兵前往镇守汉中,李严再三借口推辞,并无前来汉中之意,反而想把五郡连并起来,自己做巴州刺史。”

“去年为臣打算西征,想让李严主管镇守汉中,李严却说司马懿等在那边开府招聘人士做大官。”

诸葛亮顿了顿,看了眼群臣,又看了看李严,继续道:

“为臣心里明白李平鄙陋心理,是想借我临行之机逼我给他一些利益,于是为臣上表奏任他的儿子李丰主管江州事宜,给他如此的破格待遇,本想解决一时的急务。”

“李严上任后,为臣将大小事权全部委付于他,朝廷上下都奇怪我为什么这样的厚待李严。正是因为国家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与其揭批李严之短处,不如对他褒扬鼓励。只是认为李严本性不过是为了得到一些荣誉、利益而已。”

“哪料到他竟然存有颠倒是非之心,以致如此。”

诸葛亮的目光逐渐锐利起来,沉声道:

“如果这种人和事任其存在下去,必将导致国家的祸败。这是为臣愚暗,说多了徒增愧咎之情。”

“臣今日弹劾李严,请陛下免其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其爵土。”

诸葛亮说完,朝堂之上安静无比,皆被诸葛亮这番言论给震惊到了。

“陛下,臣也愿同丞相一起弹劾李严!请陛下判李严死刑,诛其九族,以儆效尤。”刘禅的大舅哥吴懿说道:

“臣也愿!”

“臣也愿!”

众人纷纷跟随,落井下石!没有一个人敢为李严说话的,哪怕是益州派系之人,也没有一个敢支声的。

这时候谁敢说话,都恨不得要把李严食肉寝皮了。

刘禅也热血上头,他开口道:“好,既然众卿皆认为李严该死,那朕就……”

“等等陛下!”诸葛亮再次开口道:

“相父还有何话要交代?”刘禅询问道:

“陛下,李严虽有罪,但也罪不至死!”

“臣还是认为废李严为民,将其流放梓潼郡即可。”

“免去其子李丰江州都督一职,改任其为从事中郎。”

刘禅想了想,随后便点头道:“那便依相父的意思吧!”

刘禅原本就没打算杀李严,他还打算留着李严,以免不时之需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