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全院大会的喧嚣和混乱如同潮水般退去,留给四合院的,是表面沉寂下涌动的暗流和经久不息的窃窃私语。贾家的名声彻底臭了,易中海的权威遭受重创,而林磊,则以一种强硬甚至凶狠的姿态,在所有禽兽和邻居心中刻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印记。

但林磊自己很清楚,一时的胜利,并不意味着长治久安。骂赢了,揭穿了,固然痛快,但真正能让他在这时代、在这院里站稳脚跟的,绝不是嘴皮子和揭老底的本事。

是技术。是那张象征着尊严和地位的八级工证书!是能带来实实在在收入和话语权的硬实力!

那天晚上,他没有沉浸在系统能量暴涨的狂喜中太久。在谨慎地兑换了必要的生存物资后,他看着脑海里依旧充盈的能量槽,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笔“横财”,不能只用来满足口腹之慾和缓解疲劳。它必须转化为更长远的、更根本的价值——投资于自身技能的提升。

他没有急着去兑换那些看起来更高级、却可能超出他当前消化能力的技能书。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部分——钳工基本功。

【兑换:《钳工操作要点解析(入门-熟练级)》】

意识锁定,能量值扣除。又是一股信息流涌入,不同于上次工具维修的专精,这次是更全面、更系统化的基础操作要领:锉削的发力技巧与姿势校正、锯割的节奏与角度控制、钻孔的定心与进给力度、研磨的轨迹与平整度判断……无数最基础却至关重要的细节,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的知识体系,与他前世的理论知识和原身的零星记忆开始融合。

知识有了,但技能经验栏里【钳工(生疏):7/100】的数字,冰冷地提醒着他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郭大撇子虽然可恶,但有句话没说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技术工人的尊严,是趴在台钳上一刀一刀锉出来的,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是用无数汗水和磨损的皮肉换来的。

没有捷径。

第二天开始,林磊就像换了个人。

在车间里,他依旧是那个被郭大撇子呼来喝去、干着最累最脏活的学徒工。但不同的是,他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地动作。

每一次挥动锉刀,他都在刻意调整姿势,感受腰腹、手臂、手腕发力的协调性,体会锉齿啃削金属的反馈,追求着每一次推锉的平稳和有效。【钳工经验 0.1… 0.1…】

每一次拉动钢锯,他不再盲目追求速度,而是严格控制着节奏和角度,听着锯齿切割材料的声音,判断着是否偏移。手臂酸胀如同火烧,他却咬紧牙关,将酸痛视为肌肉记忆正在形成的信号。【钳工经验 0.1…】

休息间隙,别人都在抽烟吹牛打屁,他却拿着废料练习钻孔定心,或者对着光线观察自己打磨的平面是否平整,用修复好的卡尺反复测量,寻找误差的来源。

下班后,他不再立刻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而是找到带他的郭大撇子(尽管极不情愿),提出想借用车间废弃的边角料和工具(理由是想多练练手,不给师傅丢人),晚走一会儿。

郭大撇子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骂了一句“吃饱了撑的”,但也没明确反对——反正用的是废料,占用的是下班后的时间,电费也是公家的。

于是,每当夜幕降临,庞大的车间变得空荡而寂静,只剩下几盏值班用的长明灯投下昏暗的光晕时,林磊的身影依旧定格在某个角落的工作台前。

“嘶啦…嘶啦…”

“咔嚓…咔嚓…”

锉刀与锯条的声音,在空旷的车间里孤独而执拗地回响。

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紧紧贴在背上,又被夜晚的寒气冻得冰凉。手上的水泡磨破了,结成血痂,血痂又再次磨破,最后变成一层厚厚的老茧。手臂和肩膀的酸痛累积到几乎麻木,每一次抬手都像是拖着千斤重物。

疲惫和困意如同潮水般不断冲击着他的意志。

每当这时,他就会掏出怀里那个系统兑换的【初级精力恢复药剂(小)】。拔开木塞,将里面那点淡蓝色、散发着微弱清凉气味的液体倒入口中。

味道有些怪异,但效果却立竿见影。一股不算强烈但足够清晰的凉意从胃部扩散开,迅速驱散部分疲惫感,让几乎停滞的思维重新变得清晰,酸痛的手臂也仿佛注入了一丝新的力量。

虽然无法完全消除疲劳,但足以支撑他再多练一个小时,将某个动作要领形成更深刻的肌肉记忆。

饿了,就啃一口硬得像砖头、需要费力才能咬动的【劣质杂粮饼】。味同嚼蜡,却能提供最基础的热量。

【负面情绪值】在缓慢消耗,【钳工经验】在一点一滴、艰难却持续地增长。

他不再去理会院里那些异样的目光和背后的指指点点。贾家的咒骂,易中海的阴沉,阎埠贵的躲闪,刘海中的复杂眼神…所有这些,都被他屏蔽在外。

他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眼前的台虎钳、锉刀、锯弓,还有脑海里不断回放、消化、实践的系统知识。

目标明确,心无旁骛。

他回想起刘八级走进车间时,那无声的震撼和全场工人自发的敬畏。

他回想起技术科李科长给予奖励时,那种基于技术认可的尊重。

他回想起自己手握粮票时,那份源自自身能力的踏实。

这一切,都强化着他的信念。

苦,是暂时的。

累,是必经的。

但只要手里的技术一天天变强,他就能一天天真正挺直腰杆,无视魑魅魍魉的算计,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底气和力量。

昏暗的灯光下,年轻的学徒工目光专注,汗水沿着下颌线滴落在冰冷的铁屑上,发出几不可闻的“嗤”声。

锉刀往复,锯声不息。

在这无人看见的深夜车间里,一项真正安身立命、足以改变命运的根本,正在伴随着汗水与坚持,悄然铸就。

立志向上,苦练不辍。

前路漫漫,唯技傍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