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过了几天,周五。
清晨的阳光有点刺眼,直直刺进千代田区独栋院子的卧房。
“啧”三井拓海低骂一声,从千代田区独栋院子的床上坐起身,揉了揉发胀的眉心。
窗外,1980年的东京早就醒过来了,高楼林立,车流渐密。
“又来了…”那点刚睡醒的恍惚感挥之不去,像一层薄雾笼罩着心头。
明明穿越过来有段日子了,最初的震惊茫然也压了下去。
可脚下这片八十年代的繁华,偶尔还是透着一股子不真实感,让他像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摇摇头,把脑子里的思绪甩开。
三井拓海动作麻利地翻身下床,洗漱,然后吃早餐。
餐厅桌上摊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爬满了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符号和字迹。
全是一些未来会大火的歌名、旋律片段,还有他写的事务所未来5年发展计划“初步蓝图”。
“得抓紧了。”他灌下一杯牛奶,几口干掉面包,看着笔记本自言自语道。
时间就是金钱,这道理在哪个年代都通用。
换上舒服的便装,三井拓海熟门熟路地汇入清晨的人流。
目标很明确:神保町。
那里有家老唱片店,能让他在这喧嚣都市里,嗅到点让他心安的“旧时光”味道。
“吱呀——”
推开“时光回廊”那扇沉甸甸的木门。
一股混合着旧书页、灰尘和黑胶唱片特有的油墨味儿扑面而来。
店里光线偏暗,老旧的木质唱片架高耸至天花板。
“铃木桑,早上好。”三井拓海朝柜台后面喊了一声。
“哦,是三井君啊,早上好。”头发花白的店主铃木一彻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脸上挤出点笑意。
这老头儿,是原身留下的少数“遗产”之一,真懂音乐,也真爱音乐,就是有点古板。
三井拓海也没多废话,径直走到了爵士区。
手指在密密麻麻的唱片封套上快速滑过,挑选了一会,在其中抽出一张品相还不错的。
“铃木桑,这张,”他把唱片递了过去,“这张编曲有点意思啊,尤其是中段萨克斯的处理,挺超前的。”
铃木一彻接过唱片,仔细看了看标签,又抬眼打量了一下三井拓海,眼神里带了点惊讶:
“超前?三井君,现在的主流市场,可不太吃这种‘实验性’的东西哦。”
“铃木桑,时代总会变的嘛。”三井拓海语气笃定,手指又点了点另一张,
“比如说合成器,以后说不定可不只是点缀,分量会越来越重的。”
“合成器?”铃木老板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一脸嫌弃,
“三井君,那种冷冰冰的机器声,哪有什么人情味儿?”
“铃木桑,这得看你怎么用。”三井拓海笑了笑,没跟他争辩,“它能创造出全新的声音空间,潜力大着呢。”
说话间,他又利落地挑出几张后世评价极高、此刻却无人问津的唱片,
“铃木桑,这些,一起结账。”
“是吗…?”铃木老板一边麻利地包装,一边忍不住再次打量眼前这个过分沉稳的年轻人,
“三井君,你每次来,说的话都让我这老头子觉得…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随口说说而已。”三井拓海付了钱,接过沉甸甸的牛皮纸袋,“走了,铃木桑。”
“三井君,慢走。”
走出唱片店,阳光正好。
三井拓海拎着袋子,熟门熟路地拐进街角一家老珈琲店。
木质的装修,咖啡香气很浓郁,角落还杵着台老式点唱机。
“老样子,黑咖啡,谢谢。”他对相熟的侍者说道。
“好的,三井先生。”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窗外,就是活色生香的八十年代东京街头:
喇叭裤晃荡,大鬓角招摇,年轻人扛着砖头似的收录机招摇过市;
更时髦的,耳朵里塞着Walkman耳机线,旁若无人地踩着节拍;
巨大的广告牌上,是当红偶像们青春无敌的笑脸。
三井拓海拿出随身的笔记本和笔。
抿了一口滚烫苦涩的黑咖啡,精神一振。
一段旋律开始在脑子里盘旋,清冷里带着股倔劲儿。
“《Slow Motion》…该怎么改编呢…”他低声念叨着,笔尖唰唰地在纸上划过,勾勒出简单的五线谱和几个关键音符。
旋律的轮廓渐渐清晰,契合着他心里对某个独特声音的构想。
写着写着,思绪有点飘。
“小泉今日子…的签约事宜也得抓紧了。”三井拓海脑子里闪过那个同样笑容极具感染力的女孩形象,
“或许‘双子星’的营销组合…可以提前布局了?”
他停下笔,目光投向窗外。
一个穿着明艳洋装、戴着大墨镜的女孩张扬地走过。
“色彩、活力、综艺感…”三井拓海下意识地在笔记本空白处记下这几个关键词。
这些街头巷尾流淌的流行气息,都是他的灵感来源,也是让他能真正扎根这个时代的锚点。
“时代啊…”三井拓海轻轻呼出一口气,合上笔记本。
咖啡杯已经见底。
三井拓海的视线扫过窗外匆匆的行人,思绪不受控制地跳回刚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周末。
那时车子停在了一栋带庭院的传统和风宅邸前。
刚踏进玄关,妹妹三井美子就欢呼着扑过来抱住他的胳膊:“欧尼酱!你终于回来啦~”
母亲三井纪子温柔地招呼他休息,父亲三井弘木也放下报纸问候。
餐桌上摆满了母亲做的料理。
父亲询问近期的情况,母亲关心他的生活,美子则兴奋地分享学校趣事和追星心得,还献宝似地展示了一块有签名的签名板…
…
那一刻,重生带来的“局外人”疏离感,第一次被家里饭菜的热气和熟悉的笑语冲散了。
“想什么呢……”三井拓海自嘲地扯了扯嘴角,从回忆里拔出思绪。
那些莫名的疏离感,不过是初来乍到的水土不服罢了。
既来之,则安之。
“嗯…周末回趟家好了。”
他收起笔记本,起身离开咖啡厅,朝着住的方向走去。
脚步比来时,似乎更稳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