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杨士奇知道杨荣和杨浦两人,对自己扣下朱高炽脉案一事充满疑惑。

他停顿片刻,重新组织了语言继续解释。

“汉王和赵王是皇上的左膀右臂,递过去的任何文书,他们都有机会看到。”

“如果得知太子殿下病情严重,难保没有觊觎心思。”

“现在战况呈拉锯之势头。”

“如果他们率兵返回京城,争夺皇位。”

“留皇上一人在前线,那大明江山就危险了。”

杨士奇紧紧拽着脉案,目光里是不容否定的决然。

“说到底,这张纸片是罪魁祸首。”

“我们三人都是肇事源头。”

杨浦听此暗自心惊,抓住杨士奇的手,惊呼,“眼下只是你的猜测。”

他想了想,手指敲打着桌面,一脸正色地补充。

“我觉得皇上更有可能在北征路上易储。”

“他会册封汉王继任储君。”

“以皇上好战勇猛的性子,他不会答应汉王和赵王离开。”

“也不会把储君之位立刻传给皇太孙。”

杨浦越想越惶恐,如果他们拥护太子,同意杨士奇调兵保护太子。

看太子的身体状况能活几日都难说。

最后仍然是皇太孙继位。

如果朱高燧和朱高煦不肯罢休。

那时……

杨浦看着杨士奇,惊恐地瞪大双眼。

“那时岂不是靖难之役重演?”

“杨士奇,你打算乱政?”

杨士奇没有开口,神色高深莫测,仿佛心里早有决定。

杨荣见此一幕,稍微思索片刻,压低音量,“你们觉得如果汉王当皇上会如何?”

“也算是勇猛有为的皇上吧!”

说完,杨荣又摇头,“就是过于好大喜功。”

他停顿片刻,然后继续,“汉王子嗣中可有人比皇太孙英勇?”

杨浦摇头,“那肯定没有。”

“圣孙那可是皇上钦点的。”

杨荣微微颔首,严肃地看向杨士奇,“我认为大明往后六十年当家人,非皇太孙不可。”

说完,杨荣仿佛决心已定,端起杯中酒,一饮而尽。

“此事我同意你的决定。”

杨浦看着神色坚定的杨荣,突然想到一件要事,连忙开口,“我们差点忘了。”

“储君之位,其实还有一人可选。”

杨荣神色一惊,“你说的是梁王?”

杨浦神色庄重地点头。

杨荣连忙摇头,“简直胡闹!”

“即使重新册封储君,也轮不到梁王啊!”

杨浦明显不服,“为何不能?”

杨荣脸色涨红,“梁王年纪这么小,心智都不成熟,如何担当起一国储君重担?”

杨浦一拍桌子,“梁王还是孩子?”

“你难道忘了无烟煤跟粮草的事情?”

“梁王年纪不大,就能把这些事情办理得那么漂亮。”

“我反而认为如果要看大明的往后六十年,梁王是绝佳的人选。”

杨荣气急败坏地指着杨浦,“即使梁王有治国才华,那又怎么样?”

“梁王手里没兵没权,朝中也没有根基。”

“如果让他当皇帝。”

“汉王和赵王能同意吗?”

“最后我看靖难之战仍然会重演。”

杨浦脸色涨红的正想反驳,杨士奇对他们两人摆了摆手。

“够了!”

“此乃国家大事,是为从公。”

杨世奇走到杨浦身边,拍了拍他肩膀,然后给他倒了杯酒,“现在,从私!”

“我们三人关上门商议。”

“我们都是坚定的太子党!”

“无论让哪个王爷来当皇帝。”

“我们最终都是流放抄家的命运!”

听到这话,杨浦脸色大变,转头瞪着杨士奇。

“以后历史上对我三人的评论,那是乱政啊!”

杨士奇拍着他肩膀,“事急从权!”

“我们不是赵高,皇太孙更不是秦二世!”

“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

杨浦向杨荣看去,就见杨荣一副准备就义的样子,心里再三思量,当即有了计较。

事情演变到这般地步,只要是皇太孙以外的任何人当皇帝,他们都逃不过一死。

杨浦叹了口气,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杨士奇拍了拍他肩膀,然后回到杨荣身旁。

“留守皇城的三营。”

“我把站队汉王和赵王的军队调出京,去跟东省城的备倭军换防。”

竟然已经着手准备了?

杨荣和杨浦看着神色坚定的杨士奇,都大吃一惊。

不过也是。

无论是北征战场,还是现在太子病情都是千变万化。

没有人知道过了今天,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杨士奇并不是跟他们商量,而是通知他们。

毕竟他们几人成为太子党那一刻起,就没有下船的路了。

他们两人五味杂陈地对视一眼,然后看着杨士奇点头。

是死路还是活路,都只能放手一搏。

两人思考间,杨士奇继续部署。

“备倭军的将军是太子殿下提拔起来的。”

“现在是他们效力的时候。”

“封锁九城和山海关。”

“宣城、晋城和同城,没有圣旨,任何人不得入内。”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然后点头就先这样吧!

……

斡难河。

朱高煦神色焦灼地在营帐内不停踱步。

朱高燧走了进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二哥是不是让二嫂去东宫打探消息了?”

朱高煦骤然看向朱高燧,神色警惕起来。

朱高燧神情不屑,“一个女人能打探出什么消息?”

“要不要弟弟给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

朱高煦神色莫名地看着朱高燧。

“什么好消息?”

朱高燧笑得有些阴险。

朱高煦感觉他神色不对,然后从怀里拿出一根细管,并把细管里的纸条递给朱高燧。

朱高燧看完纸条里的内容,神色如常。

朱高煦神色阴沉,“老大得知老爷子身子骨不行了。”

“我们全都远离京城,短时间内无法回去。”

“他立刻就对山海关军队进行换防。”

朱高燧瞥了他一眼,“你这消息从何而来?”

朱高煦笑着摇头,“我自然有消息来源渠道。”

朱高燧盯着朱高煦好一会儿,然后嗤笑一声,直接把手中的纸条丢进了火炉里。

瞬间,纸张就化成灰烬。

朱高煦蹙额,“你想干什么?”

朱高燧阴恻恻地笑了,“二哥,不单单是山海关。”

“就连同城、晋城和宣城都换了守军。”

“没有大哥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应天府。”

“二哥,我觉得你都还不如大哥看得透。”

“你确实不如大哥。”

朱高燧调侃地笑了笑,“你收集这些情报,想干什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