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顿大餐,顾宇觉得自己满血复活了。
“果然没有什么是一顿大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多来几顿!”
他心满意足的发表着感慨,摸了摸圆滚滚的肚皮,午睡片刻。
下午,顾宇继续处理猪肉。
他将腌制好的猪肉从陶罐中取出,用清水冲洗掉表面多余的盐和香料。
然后用藤蔓绳将猪肉一块块串起来,挂在晾晒区的特制木架上。
木架搭建在通风向阳的地方,下方还生了一堆小火,用松木熏制猪肉,松木的香气能让腊肉更具风味,还能防止蚊虫叮咬。
制腊肉的同时,他也没浪费猪的其他部分。
猪头和猪蹄放在陶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打算制成卤猪头和卤猪蹄/
猪板油则被他切成小块,放入陶锅中,加入清水小火熬制成猪油,猪油冷却后呈白色固体,装入陶罐中。
这东西能用来炒菜、烘焙,保存时间长,是很好的油脂来源,小时候家里就有一个黄色瓷盆里装着猪油。
猪皮则被他清洗干净,切成条,用盐腌制后晒干,以后可以用来做皮冻或炒菜。
幼崽失去了同伴,起初有些焦躁,围着猪圈转圈,哼哼唧唧。
顾宇特意给它多加了些新鲜的猪草和野生菌类,还将熬制猪骨高汤时剩下的碎骨挑出来,剔除肉渣后给幼崽当玩具。
幼崽很快就专注于啃咬骨头,不再焦躁。
顾宇看着幼崽,心里盘算着:等以后遇到母野猪,一定要想办法捕获,让幼崽有同伴,也能让畜牧区真正实现繁育。
傍晚时分,卤猪头和卤猪蹄终于炖好了。
顾宇掀开陶锅的盖子,一股浓郁的卤香扑面而来,猪头和猪蹄炖得软烂,用筷子轻轻一戳就能穿透。
他将卤猪头和卤猪蹄捞出来,放在陶盘中,色泽诱人,香气扑鼻。
他切下一块猪蹄,尝了尝,肉质软烂,卤味浓郁,比想象中还要美味。
顾宇坐在火塘边,一边吃着卤猪蹄,一边看着晾晒区熏制的腊肉。
烟雾缭绕中,猪肉的香味和松木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吃的他满嘴流油。
野猪不同于平时吃的肉猪,口感上要更加丰富一些,更有嚼劲。
夜幕降临,顾宇将剩下的卤猪头和卤猪蹄放进陶罐中,密封好,放在储物架上。
熏制的腊肉则继续挂在木架上,小火慢熏,预计三天后就能完成。
他躺在新床上,听着火塘里木柴“噼啪”的燃烧声,还有远处水车“吱呀”的转动声,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梦里,他的营地晾晒区挂满了腊肉,种植区的水稻和木薯丰收。
幼崽长大了,身边还多了几只可爱的小猪仔,整个“庄园”一片繁荣景象。
清晨,顾宇被晾晒区的鸟鸣声唤醒。
他第一时间去检查腊肉,经过一夜的熏制,猪肉表面已经变成了深褐色,散发着浓郁的肉香和松木香气,状态很好。
他又去猪圈查看幼崽,幼崽精神状态不错,正在欢快地吃着陶盆里的饲料。
吃完早餐,顾宇开始规划新的任务。
接下来几天,要继续照看腊肉的熏制,确保品质。
而且要趁着去雨林里寻找更多的饲料,为幼崽储备。
还要去之前发现的溶洞和荧光蕨生长的水潭,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进一步拓展“庄园”的资源范围。
说干就干,顾宇背上藤蔓储物袋、工兵铲和弓箭,踏上了前往雨林的路。
他沿着熟悉的河谷前行,清晨的河水格外清澈,岸边的芦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偶尔能看到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动。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顾宇在河谷的支流旁,发现了一片茂密的“野豌豆丛”
藤蔓上挂满了饱满的豆荚,豆荚呈青绿色,里面的豆子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正好适合给幼崽当饲料。
他兴奋地摘下豆荚,剥开外壳,将豆子放进储物袋里,一边摘一边留意周围的动静。
因为亚马逊雨林里,越是资源丰富的地方,越容易隐藏危险。
突然,他听到身旁的芦苇丛里传来“簌簌”的声响。
顾宇立刻握紧工兵铲,慢慢靠近,只见一只体型约半米长的“水豚”正从芦苇丛里钻出来。
水豚浑身呈灰褐色,皮肤光滑,正警惕地盯着他!
水豚是亚马逊雨林里最大的啮齿动物,性格温顺,但受到威胁时也会用锋利的牙齿反击。
顾宇慢慢后退,他不想伤害水豚,更不想因为冲突错过眼前的野豌豆。
水豚似乎察觉到他没有恶意,转身跳进河里,很快消失在芦苇丛中。
“虚惊一场!”顾宇松了口气,继续采摘野豌豆。
不一会儿,储物袋就装满了豆子,足够幼崽吃上好几天。
他在野豌豆丛旁做了标记,打算以后定期来采摘,然后背着储物袋,转向溶洞的方向,而那里还有更多未知等着他去探索。
然而,前往溶洞的路比想象中难走。
沿途的植被越来越茂密,顾宇不得不用工兵铲劈开挡路的藤蔓。
地面堆积的腐叶厚得能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踩空掉进隐藏的树洞或沼泽。
走了约一个小时,他终于看到了之前发现的溶洞群。
黑色的洞口像一张张巨兽的嘴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幽深。
洞口周围的岩石上,依旧附着着剧毒的白毒伞真菌,提醒着他这里的危险。
深呼吸一口,顾宇没有立刻进入溶洞,而是先在洞口周围勘察。
他发现,经过几天的雨水冲刷,溶洞的入口处多了一些新鲜的痕迹。
地面上有细小的爪印,岩壁上有摩擦的痕迹,像是有小动物经常在这里活动。
沿着洞口往里面张望,里面比他上次来的时候更干燥,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细小的骨头,像是啮齿动物的遗骸。
“看来这里有常住居民啊。”顾宇心里嘀咕,握紧弓箭,小心翼翼地走进溶洞。
溶洞内部比想象中更宽敞,顶部悬挂着许多钟乳石。
水滴从钟乳石上滴落,发出“滴答”的声响,在寂静的溶洞里格外清晰。
他沿着岩壁慢慢前行,火突然,他看到前方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闪闪发光的“石头”——走近一看,竟是水晶!
这些水晶大小不一,最大的约拳头大小,最小的只有指甲盖大,在火把的照射下,泛着晶莹的光芒,格外漂亮。
顾宇兴奋地蹲下身,小心地捡起一块水晶,入手冰凉,质地坚硬。
虽然在雨林里,水晶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但这种天然的“宝藏”,总能让人心情愉悦。
他将几块较大的水晶放进储物袋里,打算带回营地,放在庇护所里当装饰。
继续往里走,溶洞的深处出现了一个岔路口,左边的岔路漆黑一片,右边的岔路则隐约有微光透出。
顾宇犹豫了一下,选择了右边的岔路,微光意味着可能有出口,也可能有新的发现。
他慢慢走进岔路,越往里走,微光越亮,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走了约五十米,顾宇眼前豁然开朗,岔路的尽头是一个宽敞的“石厅”。
石厅的顶部有一个天然的“天窗”,阳光透过天窗洒进来,照亮了整个石厅。
石厅的地面上,生长着一片“会发光的蘑菇”!
这种蘑菇的菌盖呈淡蓝色,夜间会发出荧光,白天则像普通蘑菇一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顾宇认出这是亚马逊荧光菇,虽然不能食用,但菌盖的荧光在夜间能起到照明作用。
而且这种蘑菇的菌丝能改良土壤,若是移栽到种植区,说不定能让作物长得更好。
他小心地挖了几株荧光菇幼苗,用湿润的苔藓包裹好,放进储物袋里。
石厅的角落,还生长着几株野生天麻,根茎粗壮,呈黄褐色,是珍贵的中药材。
而其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在雨林里睡眠不好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顾宇小心翼翼地挖起天麻,放进储物袋里,心里满是惊喜:
“没想到溶洞里藏着这么多宝贝,这次真是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