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独居:从北极圈开始打野 第105章 筑窑炼铜

作者:辣子肌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52:03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次日清晨,顾宇背上背包,带上铜斧和工兵铲,去竹林砍伐制作防护栏的竹子。

路过种植区时,他发现之前被淹的玉米已经恢复了生机,野生水稻的种子也保存完好。

“等防护栏修好,就把水稻种在这里。”

他心里盘算着,加快脚步向竹林走去。

砍伐完竹子,顾宇回到种植区,开始搭建防护栏。

他将竹子插入泥土,形成一圈高约一米的围栏,用藤蔓将竹子之间的缝隙绑紧,防止竹鼠和野兔进入。

搭建到一半,突然听到防护栏外侧传来“咚咚”声。

顾宇抬头一看,一只“巨型野猪”正用獠牙撞击围栏,显然是想闯进种植区觅食!

这只野猪比他之前遇到的更大,体型约两米长,黑色的皮毛油光发亮,看起来格外凶猛。

顾宇赶紧拿起铜斧,对着野猪大声嘶吼。

他知道,野猪虽然凶猛,但也怕威慑。

野猪被顾宇的气势吓了一跳,后退几步,却没有离开,依旧在围栏外徘徊。

顾宇灵机一动,从背包里掏出之前制作的火把,点燃后扔向野猪附近。

硫磺弹爆炸后,散发出浓烈的硫磺味,野猪受不了这气味,转身跑进树林,很快消失不见。

顾宇对着镜头苦笑,赶紧加固被撞击的围栏,用铜钉将竹子钉得更牢固。

修好防护栏,顾宇又开始修建通往海边的小路。

他用工兵铲清理路面的杂草和碎石,在陡峭的路段铺上石板,用藤蔓固定好,防止打滑。

修建到一半,突然发现路边的泥土里,生长着几株“野生山药”。

山药的根茎粗壮,埋在地下约半米深,顾宇用工兵铲小心地挖出来,足足有三公斤重。

“又多了一种主食!”

他兴奋地将山药放进背包,继续修路。傍晚时分,小路终于修建完成。

顾宇沿着小路走了一遍,从营地到海边,只需要一个小时,比之前节省了一半时间。

回到营地后,他将山药洗净,一部分煮成山药汤,一部分切成片,用盐腌制后晾晒,制成山药干。

饭后,顾宇坐在二楼的窗前,看着修好的防护栏和小路,心里满是成就感。

顾宇坐在二楼窗前,指尖摩挲着之前收集的铜矿颗粒。

“铜矿不用浪费了,得建个熔铜窑,做更实用的工具。”

他对着镜头嘀咕,眼里满是期待。

第二天清晨,顾宇背上背包,带上铜斧、工兵铲和之前剩下的陶土,去营地西侧的空地搭建熔铜窑。

空地靠近火塘,方便取火,且远离种植区,不用担心火星引燃作物。

他先用工兵铲挖了一个直径约一米、深半米的圆形土坑,作为窑底。

再用陶土混合铜矿渣,制成砖块,沿着土坑边缘砌成高约一米的窑壁,留出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铜口。

最后在窑顶搭建一个简易的烟囱,用棕榈叶覆盖,防止雨水进入。

搭建到一半,天空突然阴沉下来,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

“不好,要下雨了!”

顾宇加快速度,赶紧用棕榈叶覆盖窑体,又在周围挖了排水渠。

刚完工,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雨水顺着排水渠流走,窑体总算没有被冲毁。

“幸好赶得及!”

顾宇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心里暗自庆幸。

雨停后,顾宇检查了一遍窑体,陶土砖块有些潮湿,但没有松动,晾晒两天就能使用。

接下来的两天,顾宇每天都去检查窑体,翻晒潮湿的砖块,确保窑体干燥。

第三天清晨,窑体终于完全干燥。

顾宇用干燥的松木填满窑底,点燃后,火焰很快窜起,窑内温度逐渐升高。

“先试试窑的温度能不能达标。”

他对着镜头说,将一小块铜矿颗粒扔进窑内。

半小时后,打开出铜口,铜矿颗粒已经融化成暗红色的铜水,证明窑体温度足够。

“成功了!”

顾宇兴奋地挥了挥拳头,接下来就是去开采更多铜矿。

随后,他驾驶着“探索号”,向之前发现的溶洞出发。

溶洞离营地约三小时航程,沿途的橡胶河依旧泛着乳白色的光泽。

航行约两小时,突然看到河面上漂浮着几根折断的树枝,水流也比之前湍急。

顾宇放慢速度,小心避开障碍物,心里暗自警惕,水流异常往往意味着前方有危险。

果然,绕过一道河湾后,前方出现一片“暗礁区”,岩石露出水面,像一个个锋利的獠牙。

顾宇握紧竹桨,小心操控“探索号”,避开暗礁,好几次船身擦着岩石边缘划过,惊出他一身冷汗。

顺利通过暗礁区后,溶洞终于出现在眼前。

顾宇将“探索号”停靠在岸边,带上铜斧、工兵铲和装铜矿的藤筐,钻进溶洞。

溶洞内的铜矿比他上次看到的更多,岩壁上布满了铜绿色的矿石,用手一扣就能掉下一小块。

他用工兵铲小心地挖掘矿石,将完整的矿石放进藤筐,很快就装满了半筐。

刚要继续挖掘,突然感觉手背一阵刺痛。

低头一看,一只“黑寡妇蜘蛛”正趴在他的手背上,腹部的红色沙漏斑纹格外刺眼!

顾宇心里一紧,黑寡妇蜘蛛毒性极强,被咬后会剧烈疼痛,甚至危及生命。

他强忍着恐惧,慢慢抬起手,猛地甩向岩壁,蜘蛛被甩在墙上,很快消失在岩石缝隙里。

顾宇赶紧查看手背,皮肤已经出现红肿。

他立刻从背包里取出之前制作的“解毒草药膏”,用金鸡纳树树皮和薄荷混合制成,涂抹在伤口上。

“幸好带了解毒药!”

他靠在岩壁上喘气,等疼痛缓解后,不敢再停留,扛起藤筐,快速离开溶洞。

回到“探索号”时,手背的红肿已经消退了不少。

顾宇驾驶着木船向营地返回,途中,他特意避开了暗礁区,选择了更平缓的支流。

傍晚时分,终于回到营地。

顾宇第一时间将铜矿矿石倒进竹筐,摊开晾晒,然后去检查手背的伤口。

已经没有大碍,只是还有些轻微的麻木感。

“明天开始炼铜!”

他对着镜头说,煮了一锅山药汤,补充体力后,早早休息。

第五天清晨,顾宇将晾晒干燥的铜矿矿石敲碎,去掉杂质,只留下纯净的铜块。

他将铜块放进熔铜窑的进料口,又在窑内添加了足量的干燥松木,点燃火焰。

火焰越烧越旺,窑内温度不断升高,烟囱里冒出滚滚黑烟。

顾宇每隔半小时就会打开窑口查看,观察铜块的融化情况。

两小时后,打开出铜口,暗红色的铜水缓缓流出,顾宇赶紧用陶制模具接住。

模具是他之前用陶土制作的,有斧头、小刀、箭头等形状。

铜水填满模具后,他用湿黏土堵住出铜口,继续添加松木,准备融化下一批铜块。

刚添加完松木,突然听到窑体传来“咔嚓”声。

顾宇赶紧后退,只见窑壁的一块陶土砖被高温烧裂,铜水从裂缝中渗出,滴落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不好,窑体要塌了!”

他赶紧用湿黏土混合铜矿渣,制成糊状,快速涂抹在裂缝处,用手反复按压,确保黏土糊完全填补裂缝。

又在窑壁外侧加了一根粗木支架,用藤蔓紧紧捆绑,防止窑壁继续开裂。

经过半小时的紧急处理,裂缝终于被堵住,铜水不再渗出。

顾宇靠在窑体旁,浑身冷汗,若是窑体真的坍塌,不仅铜矿会浪费,他还可能被高温铜水烫伤。

“真是一波三折!”

他对着镜头苦笑,却丝毫不敢放松,继续守在窑旁,每隔十分钟就检查一次窑壁和温度。

四小时后,所有的铜块都已融化成铜水,填满了所有模具。

顾宇关闭进料口,让窑体自然冷却,静静等待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