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成汉也是汉,兴汉! 第72章 南下川蜀

作者:材官校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4:45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这下...连队伍都拧成一股绳了啊!”

刘麟靠坐在蓝田关内,环顾着这个呆了许久的营帐。

他就是从这里开始。

自无到有,一点点攒起了如今微薄的家底。

今日,安排完最后一件事后,他就要启程离开。

只是,他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返关中。

“阿麟,真的不要我一起南下吗?”

杜勋有些担忧地看着刘麟:“川蜀巴渝之地,可是为李雄所据,如果他...”

“无碍。”

刘麟摇头:“此去川蜀,虽是虎尾春冰,如临渊薮。然神州陆沉,唯有川蜀一地,可复我祖昭烈之剑玺。”

“那为何留我于蓝田?!”

杜勋有些焦急,李雄此人的名头他可是听过的。

虽然不似一众司马王那般昏聩,但他可是杀伐起家!

如果让他发现刘麟身怀异心,怕是会当场暴起杀人。

“子台可知,高后二年,武都道山崩大震?”

学界有一个争议多年的话题,那就是两汉前后,古汉水流域的地理水文变化与川蜀战略定位的转变之间的关联。

或是因为地震溢流侵蚀,抑或是因为河流袭夺,《史记·河渠书》里“褒斜道五百里“的古汉水,在汉末变得不再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当然,汉水改道是否是因武都大地震而起,到现在都争议不休难以定论,只是坊间受早期研究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大都认为是因地震而起。[注1]

但不管原因如何。

两汉期间汉水的地理水文变化,使得汉水航道萎缩、通航能力下降,极大程度地削弱了汉中的跳板价值,使得川蜀北伐关中难上加难。

此后,若想以川蜀汉中为基,北伐关中,那便只能走崎岖的陆路,粮草的损耗比例堪称天文数字。

同样的,若想以关中为基,南下汉中川蜀,也要面临相同的问题。

曹魏连续两次攻汉中,都是折戟而返,川蜀数次想要打出去,同样几无建树。

可事虽比登天难,但总有人要来担。

诸葛丞相的计划,就是西取陇右五郡,然后以此为基,挥师东进,顺天而动,拿下关中。

可惜,五次北伐,皆是无功而返,最后积劳成疾,星坠五丈原。

如今,刘麟为大势所迫,南下川蜀,未来同样要面临丞相当年的困局。

虽然届时据守关中的,不再是郭淮、张郃、曹真、司马懿那等名将。

可他刘麟,也不是诸葛丞相啊!

若无提前布置,那他北伐关中的路,依旧是难比登天!

“正是因此,子台兄,我要想取关中,便亟需你在关中为我钉下一颗钉子。”

取出一张手绘的关中地图,推给杜勋,刘麟指着上面的蓝田关道:“而这枚钉子便是蓝田关。”

“蓝田关?”

杜勋不解:“可蓝田关之后,乃是通往中原南阳的武关道,并非去往川蜀汉中啊!”

刘麟一笑,将手指向着西南一划:“非也,占住蓝田关,并非图谋武关道,而是为了...子午镇!”

晋末的蓝田关,到子午镇只有五十余里,且有驿道相连,若是传递消息,快马顷刻便至。

若屯兵蓝田关,那子午镇之后的子午道亦可窥之!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蓝田关背靠武关道,乃是子午道外,为数不多的有险可守之地!

“刘粲已死,太原将失,刘聪必将怒焰尽泄于关中。”

“子台兄需要在刘聪取关中之前,或立坞堡,或筑雄关,或控武关道,总之,一定要将蓝田握于手中!”

杜勋看着地图,沉默不言。

这并不是个轻松的任务。

甚至,这是一个以年为单位来进行计数的漫长任务。

应下此事,那他杜勋便要在刘麟等人南下川蜀后,独自留于蓝田,埋首数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刘麟布此一局。

“子台兄,此去川蜀,危机重重,我可能数年内都无法对外传递消息。”

刘麟轻叹一口气:“若子台兄不愿为此,可西去凉州,不必在此盘桓..”

“阿麟!”

杜勋敛容肃然:“我曾有言,愿随公共图大事,岂有推脱之理!”

刘麟沉默。

魏晋隋唐时期的凉州,真的可以称一句西北有孤忠。

洛阳被困,唯有凉州张轨派兵勤王。

愍帝登基,也是凉州张寔供使不绝。

长安被破,城内“惟凉州义众千人,守死不移”。

石勒南下,凉州张骏借道都要东赴国难。

“子台兄。”

刘麟轻唤:“你我兄弟,我便实话说与你。”

“此去川蜀,我亦无甚把握。”

“若是我不幸身死,子台兄不必为我伤悲,可西去凉州,寻一小吏,名曰谢艾。”

“此人才华盖世,有他照应....子台兄,余生可无忧矣。”

听着刘麟温声的言语,看着他没有做作的眼光。

恍恍然,杜勋只觉心绪如潮,百感交集。

他不知道,为什么刘麟临行前的嘱托,竟然不是要求自己如何如何完成重任。

而是谆谆细语地告诉自己,当他刘麟身死道消后,自己该如何做,才能为自己谋一个光明前程。

“好了时日不早了,此间最后一事,业已叮嘱完毕,我便启程南下了。”

....

夕照昏黄。

车轮辚辚。

子午镇中。

一驾马车摇摇晃晃,在一百精骑和数百仆从的簇拥下,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

“走吧老杜,武关道那边传来消息,秦王的车驾过了商洛了。”

矗立良久,北宫纯默默将视线收回,拨马回转。

“老杜....这些事结束后,你还回凉州吗?”

杜勋没有立马回答。

他只是望着远处逐渐消失的马车,心中默叹,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那马车从南驶回。

“先不回了吧。”

“嗯...”

“督护,你要和我一起吗?”

“....”

“我...我...我想再回去看看张公。”

“不急...督护去吧...他还年轻,时间...有的是!”

(第一卷,陇上歌,完。)

【注1】历史地理学界大都认定,嘉陵江上游原本是古汉水上游,直到秦汉至六朝时期才因地震或河流侵夺导致古汉水上游流入今嘉陵江。但这一观点,近十几年来多次被提出异议。如青年研究员杨霄就曾通过考武都道大地震震中位置、汉王山之西的堰塞湖遗迹、阳平关一带河流地貌、溢流侵蚀理论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认为嘉陵江袭夺汉水上游的观点难以成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