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成汉也是汉,兴汉! 第136章 税务军团

作者:材官校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4 06:54:45
最新网址:www.wuquge.com

“回禀主公,于陵丞前几日来信说下个月蛮王之事便可定下,至于建宁郡内生夷部落之事,臣业已探明。”

李叡身兼数职,前段时间刺史府被逼的停摆,他忙的焦头烂额,还没来得及将生夷部落之事禀告刘麟:“只是绝大部分生夷部落地处偏远,翻山越岭极难涉足。臣以为,诚然蛮兵彪悍是为上佳的兵源,但...难以征召啊!”

“不必强迁。”

刘麟思索着将地图推给李叡道:“先将规模上千的生夷部落标出,霍将军攻占其他郡县还需时日,子远会先在建宁郡内垦荒清田,正好可以规划下路线,将沿途的生夷部落打通。”

说到这刘麟再次唤道:“霍三哥,将仪武园大匠的开矿修路图册取来。”

这个图册里,是仪武园大匠们根据刘麟的印象,搞出来的土炸药和三合土,土炸药就不用说了,虽然刘麟个人能力有限没能搞出来热武器,而且产量还没提升,但用来开路开矿,炸开那些拦路大石已经是比烧爆法强的太多了。

至于三合土,这就是古代版的原始水泥,是一个自称祖上修过皇陵的大匠根据刘麟转述的《天工开物》里的记载捣鼓出来的,而且得益于建宁资源丰富,三合土的产量颇为可观。

后世经验有言,要想富,先修路。

刘麟就打算用这种原始版的水泥,将南中的干道一级级的修下去,把新垦出来的耕田连接起来,也把那些因为地理阻塞藏身深山的生夷迁出来,然后,编到自己的无当飞军里去。

另一边李叡接过图册,结果看了半天后也没看明白,只能侧目看了眼游子远。

“哈哈彦思不必忧虑,图册中的几物,也是在汤丹城中建坊生产,到时候会有专门的匠人随行负责炸石铺路,彦思只需要专心将生夷里年壮力富者募至味县,编入无当飞军。”

积攒了数年的底蕴终于能转化为自己的实力,而且自己眼热的上佳兵源也即将入手,刘麟心情总算是轻松了片刻。

书房中的其他人也都注意到刘麟的心情变化,恍惚间回想起了过去的几个月,先是刘麟及冠入南中,干掉王逊任回架空李琀,掌控了宁州刺史府的政权。之后又奔赴深山,化夷建城,开矿铸钱,拿到了财权。然后带着铜钱匆匆赶回味县,解了军哗和麈谈之危,敲定改制一事后,又开始整兵备战,收敛军权。除此之外,还要将南中七郡统一,巩固根据地,把一系列的政策推进下去,形成一个成熟政权应有的政治惯例。

任谁都只能说一句:政权草创,忙,忙,忙。

“主公,清田之事臣已明悟,只是这造册之事...”

就在此时,游子远轻咳一声,打破了书房里的氛围,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臣愚钝,还望主公为臣指点一二。”

“造册?呃,户籍之事?这个确实需要与你们详谈。”

坐正身体,刘麟又从那沓竹纸里抽出了一张,上面同样写着密密麻麻的英格力士。

如果有后世精通之人在此,便可以知道,上面写的是《明代户籍制度在西晋末政治经济生态下的应用初探》。

刘麟不是没想过其他的户籍制度,但衡量来衡量去,最终决定还是保守一些,选择了现有的明朝户籍制度。

毕竟明朝的户籍制度可以说是封建时期里,对户籍管理最为高效的一种,而且是已经经过了历史实践的验证和完善。

虽然里面还是有着太多太多的局限之处,但对于刘麟所处的社会情形,以及配套永佃制和税务军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了。

在这一户籍制度下,不管是相当于户口本的户帖,还是划分户籍进行管理方式,都要称一句先进。

户帖上除了原本表明了一家人的姓名、户籍、家宅,刘麟还打算额外标注上出身门第以及所租赁的田面,且只有写在户帖上的田面才是受官府认可,受税务军保护的。

至于那些没有上报官府,写到户帖上的田面,对不住,这是你非法漂没的,税务军要上门送温暖了!

而划分户籍进行分别管理,则更是精妙,明朝户籍制度主要是民、匠、军三大类,在这三大类之下又进一步划分出不同的细分,虽然弊端也是不少,但比起现在西晋逃懒式的一股脑弄成黄白籍,这一划分就高明了太多。

而且将士族与庶民从户籍上就划分开来,可以给以士族高门优越感,推行时遇到的阻力也会有所减弱。

可惜刘麟是包藏祸心的,这一举动看似抬高了士族,贬低了百工及军户,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刘麟的税务军,是打算从退役的一线军户里简拔的。

只不过刘麟刚刚入主南中,还没有需要退役安置的老卒,且无当飞军的军队底色也还没有做好,刘麟只得让无当飞军暂时兼领税务军的职责,负责护持田制改革的推进,清扫掉那些不识天数的顽固之人。

至于为什么选择老卒组成税务军,这可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因为当前时代的老卒出身低下,天然对高门士族没有什么好感,再加上自春秋战国以来,退伍老卒就没有过什么成体系的安置政策,如果刘麟能给予他们妥善的安置待遇,那其中大部分人对国家的忠心程度,是远远高于那些以家族利益优先的门阀士族子弟的。

所以,刘麟打算将退伍老卒集中起来,送去干部学校培训一番,选出其中能力强且对国家忠心的编入到税务军里,用他们来保障同样出身低下的庶民的田面权和国家的税收,这应该是除了培育良家子之外,最为有效且最为可行的方法了。

至于未来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流动性强导致户籍制度崩溃,或者税务军体系被腐蚀扭曲了该怎么办。

刘麟只能说,凉拌。

按现在来算,要想达到那种程度,少说也要百年,那时候刘麟早就入土了。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到时候再说到时候的话。

刘麟也不能未卜先知,不可能提前数百年,想到百年之后应该搬出什么样的户籍制度。

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障百姓的利益,提高华夏百姓的整体开蒙水平,为未来储备足够多的人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